源茶道

大凡茶文化发达的地方,产茶是无疑的 。地处赣、浙、皖三省交界的婺源,历史上曾称为‘吴头楚尾’,就是块出名茶的灵秀之地 。
婺源产茶.唐代陆羽《茶经》中便见记载 。宋时,婺源的谢源茶已被誉为全国六大绝品茶之一 。明末清初,其四大名家——溪头梨园茶、砚山桂花树底茶、大畈灵山茶和济溪上坦源茶均为贡品,一时名重天下 。茶在唐已成“举国之饮”,茶道也随之大兴,婺源当不例外 。史载:南唐宣歙兵马观察使查文徵,弃官后曾隐居于婺源蚺城(今县城)西郊 。此地林壑幽美,更有一泉清彻甘冽 。查常与县令廖平临泉烹茗论道,后人遂称此来为“廖公泉” 。
南宋以来,特别是明代,婺源因是朱熹故里,儒学盛行,文风鼎盛,茶礼、茶俗就蔚然成风,在文人的推动下,茶道也不断发展丰富,溶进了更多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 。由于主体、地域文化条件的不同,茶道在实际生活中也是多层次的 。呈现出各自不同的审美意识 。婺源茶道中的“农家茶’、“富室茶”和“文士茶”,正是从民间整理而成的,反映出不同层次的文化形态 。比如,在婺源乡村,不仅家家会种茶,而且人人善做茶、饮茶 。他们不论是上山伐木,还是下田耕作,都要带上用竹子做成的茶筒 。为了路人方便,村间道路还没有茶亭 。家里待客,更是非茶不可,铜壶烧水,瓷壶冲泡,然后再分茶敬客,盛茶则用“汤瓯”,一种类似小碗的茶具 。这就是“农家茶”,形式比较简朴,贵在真诚亲切 。而“富室茶”,则迥然相异 。富裕人家,房子高大宽敞,会客常在堂前或花厅,窗棂明灿,桌椅红亮,有些还在墙上挂几轴书画,颇具气派 。客人无论是围八仙桌或分列两旁,坐位均有大小之分,因此,敬茶时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的顺序,不能有些许差池 。茶具,亦更讲究,一般用锡制的通气壶烧水,有的还用银壶 。饮茶则是粉彩、古彩或青花的“滗盂”,大多是瓷托,亦有用锡、银托的,真可谓器尽奢华 。
最讲究的当推“文士茶” 。婺源历史上属新安文化,儒雅风流 。因此,文人学士品茶,一讲“境雅”,或竹坞流泉,或幽院明轩 。二要“器雅”,泥炉鄣炭,瓦罐竹勺,茶碗也以古朴为上 。三就是“人雅”了 。人是品茶的主体,当然是最重要的 。至于泉之高下,火之文武,水之三沸,泡之疾徐,更是无以穷尽,追求的是一种“汤清、气清、心清”的神妙境界 。论茶道,当不仅仅是如何煮水,如何冲彻等等等,否则,那只是泡饮的方法而已 。所以称之为“道”,更重要的是在茶的泡饮过程中,寄寓了一定的哲学思想和道德精神,正因为此,茶才可以立德,可以养俭,可以陶情 。婺源茶道倡导的“敬、和、俭、静”,便蕴含了丰富的内容 。当然,在今天,这四个字又注入了时代的新意 。
敬--以茶敬客 。不仅表达对客人的尊敬,而且也显示了主人真诚、纯朴的传统美德 。和--茶味清和 。世间万物,和谐相生;人之间平等相待,和谐相处,建立美好的人际关系 。俭--茶性俭 。精行俭德可以养廉,君子上交以茶当酒,倡行清廉节俭之风 。静--茶之功可消除心灵杂念 。通过品茶,启发思维,修身养性,静以致远,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这就是婺源茶道的内在精神 。通过这种精神的传递和感悟,由表及里,由浅及深,由己及人,那么,茶道就必然会上升到一个更高的文化层次和思想境界 。
【源茶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