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朱公的传说

【陶朱公的传说】相传春秋时,范蠡帮越王灭掉吴国后,弃官同西施逃到了宜兴丁山一个叫台山的村子隐居下来 。他发现当地黄龙山的泥土可以做陶器,就教大家采泥做坯、筑窑烧陶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 。”范蠡虽然把陶器烧出来了,但烧的不是歪货(陶器变形),就是黄货(陶器没有烧透),而且陶器上有许多裂缝 。一时范蠡也找不到解决的办法 。
有一天,西施淘好米,动手烧饭 。范蠡见火苗很旺,射得很高,心想这不是浪费柴火吗?就把垫在锅底的三块石头拿掉 。西施说,锅子压在火上,火就烧不旺了 。果然,三块石头拿掉后没,火就萎了下去 。范蠡想:假如烧窑时泥坯不着地,垫空烧,是不是容易烧透吗?按照此法,烧出来的黄货少了,后来,人们称这种石头叫“脚石” 。
又有一天,范蠡做完活回家,西施正在烧饭 。烧着烧,饭锅滚了 。西施赶紧把灶里的木柴夹出来,只留几块在里面 。范蠡问:“为什么把柴夹出来?”西施说:“饭烧滚后要闷一闷,要‘还火’ 。如果一直用大火烧,时间短了做成生饭,长了烧焦 。等到西施还了火,开锅盛出饭来,粒粒似珍珠 。范蠡吃着吃着,突然想:烧陶器不也和烧饭一样吗?如果一直用猛火,米粒吃不消,就烧焦了;陶器吃不消,就烧裂了 。假如烧烧,闷闷,既可烧透,又不裂了吗?
后来范蠡照着这个方法做,果然成功了 。他把这些方法教给当地百姓,从此丁蜀窑场就兴旺起来 。后来,人们尊奉他为“陶朱公”,在蠡墅崇福寺塑了他的像(抗战时被日军所毁),每年阴历四月初七(范蠡生日),隆重纪念他,他居住过的地方就改名为“蠡墅”了 。
以上是民间传说,宋代水利学家单锷著《水利说》云:“宜兴东有蠡河,横旦荆溪,东北通甚渎,东南接罨画溪,昔范蠡所凿 。”一九三0年《工商半月刊》的《宜兴之陶业调查》一文记载:“宜兴之陶业,相传为春秋范蠡所创始 。蜀山之西有地名蠡墅者,既为范蠡别墅只故址 。昔范蠡居此,见近旁泥土有耐火性,且粘力极强,察其可制陶器,因制为各种器皿,筑窑以烧之,殆为陶业之权舆也 。今蠡墅附近地名蠡匠(墙)围者,尚有古窑十余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