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产生于哪个时期
【粽子产生于哪个时期】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 。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 。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 。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 。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
推荐阅读
- 开平碉楼属于什么遗产
- 粽子别称是什么
- 茶的历史渊源考证
- 鼠标左右方向反了怎么办
- 房产官司怎么打
- 房产证被抵押可以落户吗
- 千年古镇杰德秀交易以藏产品为主
- 夏天包粽子糯米要泡多久
- 二手房产权是如何确定的
- 习惯性流产怎么办 女性要先查明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