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太极拳的感悟和体会太极拳培训班结业致辞

1、我练太极拳几年的真实感受体会,说出来跟大家分享下
一、练太极拳的感受
与杨氏太极拳结缘已有一年多了 。太极给我的人生打开了一扇奇妙的窗户,让我看到了以前从没有见过的美丽风景 。一年多来随着身体和精神上的神奇变化,随着对太极拳理的不断领悟和实证,越练越感到太极拳奥妙无穷,越练越感到生活离不开太极拳 。
我原来的身体一直不太好,体质虚,容易感冒,一旦感冒咳嗽起来经常几个月好不了 。职业的原因要经常说话,话多了就气力不足、上气不接下气 。练了一段时间太极拳后明显感到底气足了很多,上课的声音都高了很多 。一年中再不用吃长期咳嗽的苦了,有时稍微有点感冒,好起来也很快 。以前站立、走路经常爱猫着腰,可能是气血不足,自己还不觉得,老被家里人提醒 。现在腰杆自然地挺得直直的,自己感觉似乎高了很多,显得精神多了 。更有意思的是以前脸上经常长小“豆豆”,虽然青春早已不在,青春痘却还经常光顾 。现在每天练拳出一身汗,体内气血流畅了、毒素排出来了,脸色红润皮肤光滑,青春似乎又回来了,而“痘”再也不回来了 。看来练太极拳就能做到“只要青春不要痘”呢 。
人的身体好了,精力充沛,工作起来效率高,处理问题也更得心应手了 。工作、生活感到轻松了,心情就好,整天开开心心的 。在单位,同事被你快乐的情绪感染,愿意与你交往;在家庭,往往家庭的女主人的心情引领着一家的气氛,女主人天天开心,家庭气氛就和和乐乐,和谐美好 。反过来,家庭和谐了,工作顺手了,心情好了,又促使身体状况更加好转,形成了这样的良性循环 。所以我说越练越喜欢太极拳、越练越离不开太极拳了 。
我常常会以感恩的心想到我练太极拳以来的这些变化,心中充满感谢:感谢命运让我在还不老的年纪就与太极拳结缘,太极将带给我未来更有质量的生命;感谢命运让我结识了教拳不倦、练拳不掇、拳好人品也好的太极刘老师,在他的认真教导、热心鼓励下我从最初的动作很僵硬、笨拙到渐渐自然流畅,对太极拳拳理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入;感谢太极让我结交了众多的经历丰富、个性鲜明的太极拳友们,心胸、视野大大开阔了…
因为练太极,有了健康、快乐、友谊,所以我感觉:练太极真好!
二、练太极拳的体会
人们常说,太极拳是文化拳,是智慧拳 。这是指太极拳蕴涵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饱含无穷的哲理,需要我们在掌握拳架动作的基础上,不断去琢磨、去领悟 。
我练拳的时间不长,太极拳对我来说还是刚刚开始 。但是我感觉到,对太极拳不能仅仅停留在练习这个层次,要练习、思考、领悟;思考、领悟、练习 。几方面结合起来,慢慢积累、慢慢进步,逐渐达到较高境界 。我在习练太极拳过程中有下面一些肤浅的思考和体会,写出来,请拳友们指正 。
(一)对太极拳的呼吸的理解
有人说练太极拳时,要做到呼吸和动作相配合,动作开时呼气,动作收时吸气 。刘老
师说整个练习过程中要自然呼吸,全身放松了呼吸自然慢、匀、细长 。
我的体会是自然呼吸很好,如果太在意呼吸与动作的配合,动作容易呆滞,呼吸也容易不通畅,影响气血的运行 。但是不讲求呼吸与动作的配合,并不是呼吸和动作之间没有配合 。实际上呼吸是自然而然与身体动作进行配合的 。而且配合身体动作的开合的,除了有口鼻的呼吸之外也有身体的呼吸,身体的这种呼吸体现为随着自然流畅的动作,身体的气息在体内和体表自由地流动、出入 。我想我们如果按照拳理拳法不断正确地去练习,假以时日,全身气血非常通畅,就能达到这种呼吸和动作的自然配合了 。
另外,有人说气沉丹田就是要时时想到把气吸到丹田里 。刘老师说要意守丹田 。我对此的理解是:人体气的力量是随着练拳的时日慢慢积累增长的,不是一下子就会增长到一定程度的 。所以,练拳的时候千万不要想着把气吸到丹田里,太执着于气沉丹田反而容易生出身体的毛病 。只要从思想上精神上注意到气在丹田这个位置就行了 。“意之所致,气之所致也 。”时时注意到丹田,气就能慢慢聚集上去,然后慢慢做到气的鼓荡了 。
(二)对太极拳敛劲的理解
有一天早上练完一遍拳后,刘老师对我说:“要注意动作要敛,既要撑开成圆形,又要有敛劲 。” 敛劲?老师短短的一句话,但是我琢磨了好久 。这应该是个什么劲呢?在动作中怎么领会呢?
几天前正好借了本老子的《道德经》,还没有怎么细读 。晚上我随意拿起一翻,正好翻到第三十六章:“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 。…”看了这一章,我心里似乎有个东西动了一下:难怪说太极拳是道家内家拳,原来祖师就是老子啊!老子说的这一段不正是太极拳的拳理吗?
我又翻了几页,正巧又翻到一章:“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太棒了!我一下子豁然开朗:老师说的应该就是这个意思了,在技击中动作太露了就会暴露自己的缺陷而遭到对方的攻击 。看来我只想着要尽量走圆形,动作有些太露了,所以老师要我敛一些 。
我理解这种敛劲还有松软中有紧的意思,如同橡皮筋,当拉长时,看似放松了实际中间有紧的筋条拉着,这个紧的筋条应该就是敛劲吧 。有敛劲动作就不会太直、太张,就会如在水中,虽有阻力但自然流畅 。动作放长的时候如同橡皮筋,动作收回的时候,如同弹簧 。
我把这个理解又去问刘老师,老师回答:“动作出去时象推着千斤重,动作收回时象拉着橡皮筋 。但是这些只是意念,形体还得松,松还得有下沉之意,所谓形松意紧也 。”
(三)对松的理解
老师经常讲要松、松、松,杨氏太极的定型人杨澄浦老先生据说教拳时经常不说话,但是“松”字每天要讲上几百回 。
到底什么是松,松有什么好处?怎样才能松得干净呢?我想这是我们学拳的一个关键,学好拳架后,能不能进步,进一步学得好不好,就看你松得好不好,能不能松得彻底、松得干净 。
怎样才能放松呢?我的体会是:这种放松,第一步是在还没有开始练拳时就要在意念上、在心理上暗示自己要松下来;第二步是要做到肌肉、皮肤、骨节都放松,全身无处不放松 。身心都放松了后才开始练拳的动作 。在练的过程中也要始终保持松 。
练了一段时间后我又体会到这种放松的更进一步的层次是,应该象佛教所讲的那样:松即是空,万物皆空 。空,就是放下,把一切-----功名利禄、儿女妻子、乃至自己的身体这个臭皮囊都统统放下 。太极大师郑曼青先生说过“练太极拳难,难就难在自己的自我意识挡住了自己的进步,没有办法打通,这是太极拳最难的关头 。”只有把一切都放下才能彻底放松,只有完全舍弃自己才能征服对手 。这就是太极拳说的只有做到松,才能做到“舍己从人” 。松到一定程度,在技击中,任何一个力量一打过来,也到不了我身上,都空掉了,而我只要稍加一点力就能把人打出去 。
而从养生健身的角度,完全的放松也是极有利于健康的 。我们可以结合人生的修养来练太极,把太极拳理用于生活中 。在平时的生活中就要懂得松,懂得放下,懂得吃亏,中医讲“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恬淡虚无”就是松、就是空、就是放下,就能带来健康,而健康就是人生的最大财富 。
琢磨太极拳、领悟太极拳理,把太极理论用于生活中,我想这恐怕是练太极的更大的收获吧 。
2、我练太极拳几年的真实感受体会,说出来跟大
太极拳的承传是传统的、“老旧”的,它的形貌平平无奇,是简单的、自然的 。俗话说,“真水无香”,大凡精义都在简单“老旧”之中,正是这“老旧”
、简单和自然 。,才能使古老的太极拳与无垠的宇宙始终相连,使太极拳在自然里遨游,并与历代太极拳家的品格、气质和修养达到自然相融、浑然天成、天人和一的境界,而显出勃勃生气 。历代的太极拳探索者,用他们的生命贯注,创发了永恒不朽的太极拳艺 。
世人称誉这种行云流水、流畅不拘、静穆舒展、庄伟沉雄和气势磅礴的内家太极为“中国第五大发明”,是东西方文化互相渗透、交融的桥梁,是人类的共同语言 。这个“桥梁”和“共同语言”不是别的,是“道法自生,天人合一”的太极文化与健体、防身、修心、养性的完美结合,是人类心灵与身体活动所呈现的和蔼一致 。而这种“和蔼”是无界的,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其用无穷 。它使太极拳作为一种哲拳,向世界传播未来人体信息,使人类走向和蔼 。这种和蔼就是“道” 。
太极拳道亦即太极精神,更是博大广涵 。我们尊道练拳就能让太极精神发杨光大,让太极拳走向世界,造福人民,造福世界 。
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为普及太极拳作了大量的工作 。在传统套路的基础上创编了24式、40式、42式、48式、56式等简化、竞技比赛套路,在学校、机关和工厂进行推广,让平民百姓了解了太极拳 。随后,国家组织了许多型式的太极拳教练培训班,经过考试,走入社会,为全社会普及太极创造了优良的条件 。我们想学太极拳,拜师学拳也就比较方便了 。另外,各种形式的比赛,又对太极拳的提高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学练太极拳,费用不多 。场地要求不是很高,又不要什么器械,所以经济投入很少,普通百姓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
特别是几百年历史说明,太极拳的功效在于能弥补先天的不足,补后天的亏损 。对提高人的免疫力,对高血压、心脏病、神精衰弱、神经痛、肠胃炎、肺病、肝病、肾病、腰部劳损、风湿寒腿、关节炎、糖尿病、遗精、内痔等都能起到治疗作用 。按照中医的理论来说,太极拳对畅通经络、剌激穴位十分有益 。中老年人作为日常的保养健身运动,也非常合适 。
太极拳这样好,所以我们要学习、要勤练、要普及、要推广 。
二、学练自已喜爱的太极拳套路,进步就快、感觉就好
当今社会上有各种网站、论坛、电视、广播以及比赛 。使我们看到和听到的太极拳种和套路数不好胜数,称得上眼花嘹乱,淋栏满目 。这个说陈式太极拳好,那个又说杨式好,有的说24式容易学,更有人讲练42式可比赛 。弄得一个初学者不知从何入门,造成了套路选学的烦恼和困惑 。
陈式太极拳有震脚、发力、跳跃等特点,练习时的运动量远远大于其他太极拳 。练习时缠绕、折叠动作多,学习的难度也大于其他太极拳 。典型套路有一路和二路之称 。
杨式太极拳的拳架舒展大方,人称大架子太极拳,练习时身法中正,动作轻灵和顺与沉着稳重兼而有之 。典型套路要数杨澄甫宗师晚年定型的85式太极拳流传最广 。
24式简化太极拳是为初学者编排设计的太极拳套路 。简化太极拳以杨式太极拳拳架为基础,在动作难度方面、套路内容方面以及动作数量方面都予以简化 。可作初学者的入门套路 。
42式太极拳是以竞赛为目的的竞赛套路 。以杨式太极拳的姿势和动作为基础,同时也较多的采纳了孙式、陈氏和吴式太极拳的动作,具有一定的难度 。比较适合有一定太极拳基础的人练习 。
我的经验是:天下太极拳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风格 。怎样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的太极拳和套路呢?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自已到公园等练太极拳人多的地方多去看看,看你喜欢哪种太极拳套路,自已喜欢的,我认为就是最好的,也可能与它(所选套路)有缘分,学起来进步就快,感觉也会特别好 。我学过许多拳种和套路,经过近十年筛选,最后还是选上了杨式传统85式太极拳 。杨式太极拳舒展大方,圆活连贯,虚实分明,感觉习练该套路容易上身,强身健体、防身自卫的效果都很好 。
三、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的饮食营养和贵在坚持的太极拳运动相结合是提高健身效果的有力保证
我传授太极拳已有多年,培养出了几百个学员 。不少的学生入了太极拳的门后,只短短几十天,动作做得有模有样,食欲、睡眠和体力都有明显的改善,有的练了几个月,动作做不出,健身没有什么好的感觉,针对这个问题,我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总结,找到了一些原因 。
有个男学员己50多岁,原来述恋上网,吃在网上睡在网上,几天几晚不出网吧,过量抽烟和喝浓茶,来学拳时真是面黄饥瘦,典型的体弱多病的模样 。但他入门学拳后,硬是慢慢把网瘾戒了,早上晚上都坚持站桩练拳,早睡早起,过上了有规律的生活 。只有短短几十天杨式85式打得正确流畅,身上毛病日益减少,脸上肤色有红有白,真象变了个人了 。而另几个男学员,学拳报名之后,烟一样抽,麻将一样经常玩到深更半夜,学了几个月的拳,动作还只做得那么几个,吃的尽选鱼肉,小菜水果吃得很少,他对我说“老师,我学了几个月的太极拳,好象没什么感觉 。”我告诉他,你把生活习惯改变,把不良痴好戒掉,坚持练拳三个月,包你变个样,一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
有的学员学拳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练了几个月,打出的拳真是几不像,也谈不上有什么好的感觉 。而有的学员虽只学了一个多月,但他吃苦耐劳,持持以恒,从不缺席,打起拳来就气感明显,特别舒服 。兴趣越来越浓,感觉越来越好了 。
可见要提高习练太极拳的效果,一定要注意有恒心,坚持热练“三伏”,冬练“三九”,排除一切干扰,克服一切困难,持持以恒天天练拳,同时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做到饮食清淡、营养均衡 。
四、学拳要做到:多问、多看、多练
太极拳,它是很抽象的,有些东西难以用文字和语言来表达,没有名师的口传身教,只凭自己看书,看光盘是很难学成的,必须在师傅的指导下,不断地改进,不断地吸取,才会学有所成. 。师傅教拳的时6261696475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365653839候,每说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要弄得明明白白,不懂就要问,不要装懂 。练拳的时候,不要怕别人看,偷练不可取,一旦添了毛病,就不好改了 。俗话说:“学拳容易,改拳难”就是这个道理 。偷艺,这也是一种学拳的方式,当师傅教别人的时候,不妨留心听一下,从而补充自己的不足,使所学的拳架不断改进 。“不会就学,不懂就问”这是通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在行拳走架时,要细心揣摩,做到松,柔,慢,稳,越慢越能体会出太极的韵味 。我们练拳的时候有很多人从来不问,我说:“你问问师傅,让师傅给你改改拳 。”他说:“我不知道问啥 。”象这样的朋友我告诉你一个妙方:你对师傅说:“师傅,我练一个式子,请你给我看看毛病?”问题不就出来了吗?
学拳不能关上门自练,不问也不看,要多看别人练拳 。刚学的时候,你会认为谁练得都好,好在哪?不知道,不好,又说不出道理,这是因为你对拳理没有认识,随着你工夫的不断提高,逐步地,你就会有自己的见解,能选择性地看,阐明自己观点 。这个时候,说明你的拳术有了进展,好的取之,变为己有,不好的就当是自己的毛病,不能再犯 。
学习太极拳要在“练”字上下功夫,在这个问题上没有捷径可走 。但是,必须按规则练,理论联系实际地练,才会有所收获 。有些人认为“拳打万遍理自现”就是多练,这话不对,有个前提,那就是:规矩 。功夫下得再多,不按规矩练,白练 。
五、学拳不要贪多,要做到少而精
做人不能贪,学拳也是如此 。拳种多、套路不少,不能今天学陈式拳,明天学杨式拳 。俗话说得好,“不怕招招会,就怕一招精”,艺多不养身 。师傅常说:“容易学到的东西,不是好的东西 。”一套拳学会容易,学好不易,学精更不容易 。一套拳研究透了,别的拳只是形式而已 。所以练一套拳就要练好,练精,真正让拳理在你的行拳走架中体现得淋漓至尽,把自己融入到拳架之中,达到一种境界,进入一种状态 。真正体会到有病去病,无病健身,到了这个时候,太极拳回馈给你的就会是健康的体魄和享之不尽的快乐和幸福 。
3、急求一篇关于传授太极拳的心得体会1000字!!!我写不出来1000字...
太极拳源远流长,以其独特的风格而为世人所喜爱 。谈起太极拳,人们总把它和“四两拨千斤”的防身技击功能联系在一起,而忽略了健身、养身与修身等方面的作用,作为窥传几百年的优秀拳种,其内涵博大精深,实非人们想象之简单 。太极拳不仅具有健身、养身之疗效,而且兼具防身、技击之功能,修身之妙法,而修身应为练拳学的起点和归宿 。
在练拳的过程中,道家的“道法自然”,佛家的“善因善果”,儒家的“中庸之道”,艺术的审美观等等,必然影响着人的思想发展 。拳著云:“学者初上场时,先洗心涤虑,去其妄念,平心静气,以待其动 。如此而后可以学拳 。”又云:“身必以端正为本”等等,所有这些渗透到拳论中的思想必然会在潜形默化中淘冶练拳者的性情,促进其思想的更新,促使其身体与思想得到健康、良好的发展 。我练拳经常是在下午放学之后,经过一天的紧张学习,经常会头脑发胀,精神极度疲劳,此时唯一的好办法就是去练拳,而且一练就是一二个小时 。演练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需十二分钟左右,所以每次我都练五六遍拳以上,第一二遍时还觉得很烦闷,浑身不舒服,老想打退堂鼓,可是到第三四遍的时候,由于肌肉的放松,绷紧的神经也就慢慢松施下来,此时气感也逐渐增强,随着身体的运动,周身暖洋洋的,有如泡在温水中,到了五六遍的时候,周身溶溶涩涩,头脑清灵,好似与天地溶为一体,此时没有世俗的侵扰 。没有烦恼,把一切不平和不满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练拳以后,不觉疲劳 。反而觉得周身舒泰,晚上又可以精神抖擞地啃书本 。
(摘自网上,还有回答内容不能超过1000个字,你自己捡点抄吧!)

主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介绍一下太极拳是什么,他的历史,学习他有哪些好处,再写一下传授太极拳的过程,这中间遇到了哪些困难,你从中的感受,例如,让我体会到了太极拳的博大精深啊,不放弃的精神啊等等,写东西先列出提纲来,1000字也没有太多,根据提纲来写会简单许多,好好加油吧!

学太极最主要的就是一个通理 。练到最后只要理通了,拳架只是外形而已了,有没有其实也无所谓了【练太极拳的感悟和体会太极拳培训班结业致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