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景谷:复苏中的茶叶小镇

文/李楠旧时,振太紫马街风雨桥旁的小亭里总有那么些些女人,每天眼巴巴的眺望着远方,竖起耳朵听着从古道上传来的马蹄声,期待在来往的马帮中,能寻到自己丈夫的身影 。在茶叶鼎盛的那个年代,这里过往的马帮络绎不绝,这个亭子里的女人也就越来越多,遥远而艰辛的赶马路是用汗水和眼泪铺垫出来的,几家欢笑几家愁……这望夫亭中发生的故事,只是古道马帮里渺小到不能再渺小的一段而已,然而,我还是听得这样入迷 。原计划一早前往茶马古道重镇小景谷的我们,在振太紫马街的李家大院里停下了匆忙的脚步,听李家后人讲述茶马古道上这些不为人知的故事,这也是我此行颇为意外的收获 。
今日振太的茶叶贸易早已没有以前那么红火,振太的古茶园,基本都散落在比较偏远的山区 。紫马街的青石路上那数不清的马蹄印子,和深深的车辙印记,可以想见当年这里是何等的繁盛 。“当时振太是连接省城昆明至缅甸、泰国的重要驿站,马帮经过这里,下景谷,过糯扎,再进勐海,出孟连到达境外;另一路过难搭桥,一路走蛮铁,过南北江,进耿马勐永,出永德、镇康到达境外 。这里的马帮,始于清朝末年,鼎盛于民国初年,前后差不多一个世纪,只是前些年茶叶贸易衰败且公路修通了,古道没人走,望夫亭也就再也没有女子去守候,之后就拆了,只留下一个地台印在我们老一辈人的记忆中 。”话到这,李大爷的表情有些许哀伤,“你们要去的小景谷,那个时候可是茶叶的集散地,民乐、振太种茶都是小景谷带动起来的 。朝那边走,一路有很多老茶园,只是茶园没有以前那么‘风光’,反而有点没落 。”李大爷一边说,一边用手指向南边 。可能对于很多现在的人来说,如今的小景谷只是一个种植茶叶的地区而已,人们早就忘记了它在历史上不可磨灭的重要地位 。人们并不应该淡忘这段历史,相反应该换一个角度思考,这条昔日辉煌的茶马古道,给今日带来了什么 。
再一次来到小景谷的苦竹山已差不多到了正午时分,茶农们还在茶园里忙活着,因为今年比较干旱,茶树发得相对一般,茶园看起来也有些灰蒙蒙的 。领我们上山的周大哥,把我拉到了一个农家小院说“苦竹山的这户人家有一件无价之宝:‘族谱’” 。我不以为然地回了一句,“那有什么好稀奇的,很多大户人家都有 。”“你听这位老婆婆说说他们家族谱的来历,你就稀罕了 。”老婆婆70多岁了耳聪目明,从她嘴里我才知道,苦竹山种植茶叶的历史是如此传奇 。当年吴三桂落败,尾随他的副将李龙和李虎二人,被清军围剿败退后分道扬镳,其中副将李龙跑到了苦竹山,隐姓埋名隐居在此,当时的苦竹山土地肥沃但比较贫穷,几乎没有经济作物,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李龙带着山里的人开始种植茶树,依靠茶叶摆脱穷苦的生活 。现在,苦竹山上居住的基本都是李姓人家,几乎都是李龙的后裔,苦竹山的茶在过去很有名气,据《景谷县志》中记载,小景谷最先种茶者,应是苦竹山、马鹿山的先民们 。小景谷的茶好,在这连片的古茶园中,以苦竹山种植的茶叶为上品,茶气足,回甘生津好,比较耐泡,茶农都说这里的茶每年都能卖到一个好价钱,但我始终觉得,这里的价格远远没表现出茶的品质 。
今日的小景谷毫不夸张地说,是家家户户种茶、经营茶,靠茶致富 。遛一圈小景谷的街道便可以找到驻扎在这里的现代化普洱茶企业的广告牌、路标,李记谷庄、茶马司、昌泰恒丰源、馨茗等等,还有许多茶叶零售、批发的店面,有些茶店并非近年茶市好了以后来才兴起的,而是拥有久远的历史 。
小景谷茶市的繁荣离不开一个人,他就是前清进士纪襄廷 。或许,在100多年前,小景谷人纪襄廷为改变家乡贫穷面貌而推广茶叶种植种下茶树时,他可能没把握种茶是否真能改变家乡贫穷与落后的窘况?当他与同乡纪仁寿在小景谷街创办“恒丰源”茶庄的时候,他可能也没想过他的“恒丰源”茶庄除了经营茶叶生意外,还能带来什么收益?100多年过去了,当我们回述这段历史的时候,会惊讶的发现,今日小景谷茶市的繁荣,都是他为后人做好的铺垫 。
“吃叶子,穿叶子,没有叶子,没裤子 。”这句话在小景谷已流传了百年,为了纪念纪襄廷,人们把去纪家村的路称为襄廷路,纪襄廷的墓地就在纪家村旁 。墓地的碑文上有一段这样的文字“景谷之茶衣食万姓,庄蹻而后见公一人 。”民国云南省教育、交通两司司长、东陆大学校长董泽为其撰写墓志,墓联为原云南省立第一中学教授王毓嵩先生所撰 。用战国时开发治理云南的庄蹻与纪襄廷相提并论,足见当时的政府与百姓对其首倡制茶、兴边富民的壮举给予极高的评价 。
纪襄廷,名肇猷,生于清咸丰八年(1858),小景谷纪家村人 。他学习勤奋,考取秀才,补禀,至岁进士,并赏六品衔 。光绪年间,世居小景谷的纪襄廷,看到家乡山脉重重、农田稀少,百姓穷困,便自己从外地选购茶种,尝试种植茶叶 。成功后,他又大力倡导推广并帮助乡邻种植,这也影响了民乐、振太、威远等地,大量荒山变为茶地,形成了景谷河两岸的茶区 。《云南通志》记载:“民国9年(1920),景谷区、勐倮区(民乐)共植茶树3347万株,年产量35.5万斤 。”
而在纪襄廷大力推广种茶的同时,另一个小景谷人李文相,创办了私营茶叶加工作坊,用优质晒青毛茶作原料,土法蒸制压月饼形团茶,又名谷茶 。团茶运销下关,下关商人仿制成“碗形茶”,经过昆明、昭通运到四川的宜宾、沱江一带销售 。茶商大作广告“沱江水,下关茶,香高味醇品质佳 。”李文相的私营茶叶加工作坊团茶的加工,奠定了“沱茶”的雏形,也打通了小景谷茶叶的销路 。
在小景谷景谷河两岸的茶叶可以大规模采摘之后,民国元年(1912)纪襄廷与本家纪仁寿在小景谷街创办了“恒丰源”茶庄,并在昆明南正街设立分号,销售普洱茶 。“恒丰源”茶庄依托景谷河两岸茶园出产的优质普洱茶,生意日益红火 。继“恒丰源”茶庄后,经营茶叶生意的茶庄在小景谷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除了本地人康韶音、杨茂兴、董大老爷开的美利康、振兴祥、董家茶铺外,景东土豪梁星楼也到小景谷街开设“同裕昌”号茶庄,随之先后有四川、昆明、大理、巍山、新平、镇沅、普洱等地茶商到小景谷开设茶庄多达二十七家,并有好几家在昆明设有分号 。
随着小景谷及周边地区茶叶发展,贸易扩大,商家日渐增多,小景谷成为景谷、景东、镇沅三县的茶叶交易中心 。而在同时期的思茅,瘟疫肆虐,商贾们为逃避疟疾远离思茅 。从光绪二十七年(1901)至民国二十年(1931)的三十年间,思茅一时萧条,百业凋零、万户萧疏,丧失了作为普洱茶集散地的地位 。而此时,小景谷却异军突起,逐渐成为了新的茶叶集散地 。
提起旧时的小景谷,世居在这里的老人七嘴八舌的跟我们聊起了那时的故事,“民国时,几乎每天都有运输茶叶的马帮落脚,大多都休息个一两天才上路,小的马帮二、三十匹马,大马帮一百多匹马,马店的小二可以从马铃声中听出是什么马帮来,昆明、下关一带马帮的马铃声清脆统一,声音较小,而来自藏区的马帮,铃声繁杂亢长,几里外就能听见 。来自藏区的马帮规模最大,都是上百匹马,赶马的藏民戴毡帽、挎腰刀、带藏獒,威风得不得了 。”旧时的景谷街集市是空五赶六,属牛、羊赶集,每逢集市,四山八路、十里八村出产之茶,云集入市,本地茶商、外地马帮纷纷聚集在此,收购茶叶,茶市交易兴旺,大街小巷内,商农之间自由成交,而成交的茶叶则全部到景谷街中间的公秤房过秤,以保证买卖公平,童叟无欺 。”因为茶叶小景谷街一时商贾云集,驮马往来穿梭,热闹非凡,因此,前往滇西、藏区的马帮也越来越多,这条茶马之路从宁洱经过景谷威远、小景谷、振太、景东、南涧,巍山后到下关,再由下关到剑川、丽江入西藏 。
老人都说,因为茶叶,小景谷及周边地区百姓的生活才日益富足,才能发展文化办学,在茶叶衰败,茶价低迷的时候,他们都迷茫得不知何去何从,在茶价日益见涨的时候,茶农又增加了很多疑问,为何我们的茶总是卖不起价格?
当茶农对茶产生怀疑,不再用心种植的时候,小景谷的很多茶企业给茶农指导和鼓励,让茶农重新建立起对茶的信心 。在制茶工艺和卫生条件落后的那些年,李记谷庄不但在小景谷建起了颇具古典风格的厂区,同时为了保证原料的品质,还做了60000条装茶用的专用口袋,免费送给当地茶农,避免了茶农家从前一条化肥口袋,又装茶叶又装谷子的情况 。发现茶叶有异味,又买了5000口铁锅送给茶农,改变了茶农从前用一口锅,炒菜煮饭,煮猪食,炒茶的情况等等 。当地老百姓常说,“百年来做茶人的根扎在小景谷,那是一种抹不掉的情结,所以把茶做好,是小景谷茶农们的共同责任 。”
在小景谷这片茶区,茶市的复苏不仅仅只意味着利益,同时也代表着人们对历史的敬重和对未来茶市的希冀 。不是每一个茶区都有如此辉煌的历史背景,都有扎根百年的普洱茶企业,但如果每一个地区的茶企业,都培养茶农有这样的意识和责任心,茶的品质上去了,那么重现茶叶小镇的繁荣还会远吗?
【小景谷:复苏中的茶叶小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