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古代有一首茶诗云:虽是草木中人,乐为大众献身 。不惜赴汤蹈火,欲振万民精神 。即把自然界的普通植物升华出一种志存高远的哲学境界,实现了由实用到审美的精神嬗变 。
又如继承日本茶道和有突出贡献的绍鸥说:“放茶具的手,要有和爱人别离的心情”,他这种心情在茶道中称为“残心” 。“茶心”,即品茶时一个简单的动作、表情也需具备深沉的思绪与情感,渐渐地生发出一些不足为外人道的味道,抵达一种形而上的境界 。
茶道唯情,禅道唯心,这是根本的区别;所以有相对于禅宗的“戒、定、慧、缘”而确立茶道的“敬、和、清、寂”四大要旨,在出世的精神中融铸着高尚而通脱的世俗道德——处世恭敬、为人平和、品质清洁、身心静寂 。这种修身养性的境界与传统的儒、道、释的宗教价值观殊途同归 。
能够以茶心观照世相,由茶情推及人情的,是一种才情与智慧的表现 。“茶褐园林新柳色,鹿胎田地落梅香”(李觏《送黄承伯》诗),洋溢着超拔的才情;“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情”(苏轼《汲江煎茶》诗),蕴藉着深邃的哲理 。因此有人断言:酒是诗,而茶近乎哲学 。不置一词而心有灵犀,空杯在握却如揽兵戈风云 。如《景德传灯录》载,僧侣问雪峰义存禅师:“古人道,路逢达道人,不将语默对,未审将甚么对?”禅师答曰:“吃茶去 。”又有僧问保福院的从展禅师:“古人道,非不非,是不是,意作么生?”从展禅师干脆举起茶盏,以无言作答,此举“灵犀一点,化通万象”,是以茶心喻为与人心灵深处的谐振,非常规可以理喻 。
文章插图
茶乃俗中雅物,世人皆可饮,而能从中饮出茶心境界者,却寥寥无几 。饮茶饮到一定层次,往往花样也会繁复多变起来,譬如茶圣居茶道,其外在形式早已超越了吃茶本身,而成为一种茶的文化,它的精髓似乎更多地体现在循序渐进的饮茶方法、心平气和的饮茶态度以及人茶合一的意境上 。
【茶本无情物,为何却有心】茶本是无情物,却因饮者的学养、操守与品位而赋予不同的象征意义;也因物赋情,传情见色,造就了茶心艺术 。
推荐阅读
- 孕妈妈养胎哪些食物孕妇最好别错过
- 微信直播怎么送礼物打赏
- 星露谷物语桥梁维修有什么用
- 蘑菇是植物吗为什么
- 高血糖能吃什么呢 高血糖患者要少吃6种食物
- 盆栽能带上火车吗,盆栽植物能带上火车吗
- 甜菜碱是什么东西
- 夏季解暑最适合的食物一个不能少
- 墨魂王安石人物介绍 墨魂王安石怎么样
- 广州野生长隆野生动物园在哪个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