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中医如何入门中医调理

1、中医零基础如何自学入门?中医前辈请进
第一:基础阶段 。1《中医基础理论》2《中医诊断学》3《焦树德用药心得十讲》4《中医方剂学》5《中医内科学》6《中医妇科学》7《针灸学》
上面除《焦树德用药心得十讲》之外,都是中医学教材,要买第五版教材,80年代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的最好(绿色封面),如果找不到,就用6版教材(黄色封面,人民卫生出版社) 。照顺序学完上面7本书,基本可以学会解决一些常见病 。学习时,遇到某些不懂的问题不要死抠,暂时放过,等到7本书看完,某些问题自然可以前后贯通 。要尽快粗略看完一遍,这样就可以有一个整体的中医观 。接着比较详细地再按顺序看第二遍,精读第三遍 。
第二:提高阶段 。
1、《胡希恕伤寒论讲座(录音讲稿)》,2《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录音讲稿)》3刘景源《温病条辨》讲稿,4王洪图主编《内经选读》
自学中医,最忌贪求怪异,否则容易误入歧途,刘力红的《思考中医》、《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个人认为并不适于初学 。
《名老中医之路》这本书,介绍了很多老一辈名中医的成才经历,大家不妨看看,可以受到很多启发 。
学完这些,可以去看看四大经典了 。四大经典有两种说法,一说是《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二说是《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首先你应该从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然后医古文、中药学、方剂学、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伤寒论、黄帝内经、中医各家学说等等,自己去啃就是了 。时间长10年以上才能大功告成 。

到书店买自己喜欢的中医书,自学 。

你去看看伤寒杂病论
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

1.中医古文
2.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诊断学
3.黄帝内经 伤寒杂病论 温病条辨 金匮要略
2、中医自学入门?从哪开始?
先从《中医基础理论》学起,这是基础必须背诵,然后是《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这个最基本的,还有很多(如中伤,中妇,中儿等),这里每一本书都要会背,如果基础打不好,后面的几本就看不懂了,可以选择中国中医药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我不大清楚苏州哪有卖,不过如果苏州有中医学校不妨去看一下有没有旧书卖,可以买来看看

从中医基础看 。那怕学两年也值 。为之后运用打实基础很重要 。然后学伤寒论 。只要伤寒论学精了、那你肯定是个好中医、常见病自己就能解决

买本《中医基础理论》,附近有中医学院就去学校书店买,没有就去新华书店看看

中医的范围很广,不知你想学哪个方面的知识 。

我觉得在你正式学医之前你应该弄明白为什么要学医,是自己生病了想学习一点医疗常识还是觉得有必要怀着一个善良的心学医为别人看病,学中医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且要学好没个十年八年的就说是好医生绝对是忽悠人的 。医书到处都是,但真正学的时候的确很难;去年的时候我试图从黄帝内经上学习把脉,但是看了过后才知道那绝非易事,一般的医生不过是做个样子罢了 。所以,我劝你好好打工,中医可以学,但别太认真,网上关于中医的书不少,你可以试着买一两本看看 。最后加上两句,这些纯属我个人观点,有不对的地方请原谅 。祝你健康快乐!

针灸

买书【中药的作用与功效】,【中医基础理论】,【病理论】,【伤寒论】等等 。
在网上学也行 。
3、想自学中医,怎么开始呢?
第一种方法,从经典开始 。
1:神农本草经
2:皇帝内经
3:伤寒论与金匮要略
4:易经
读书方法和书单:
第一阶段:从实践入手,初识经方奥妙和应用
1: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动画(网络有)
2:曹颖甫伤寒金匮发微 曹颖甫经方实验录 (曹颖甫著)
3:伤寒论新义 , 金匮要略新义 (余无言著)
第二阶段:初识本草和易理
1:本草问答(唐容川著)
2:医易通说(唐容川著)
第三阶段:结识"火神派"
1:郑钦安医书阐释 医理真传、医法恒通、伤寒恒论 (郑钦安著)

第四阶段:本草提高,经方提高
1:本草思辩录(周岩著)
2:陈修圆全集
第五阶段:继续全面提高
1:黄元御医学全书
最后阶段:博览医术,精读经典原文,自我提高.
整个学习过程中可以穿插听:王正龙和刘渡舟的多媒体讲座.
第二种:从基础知识入手,如《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古有《中医入门》这些书都是入门教科书,也不能一下子就全掌握 。要持之一恒 。在此希望你成功 。中医启蒙读物药性(赋)或药性四百味,汤头歌诀,濒湖脉诀.这是最基本必须掌握的.然后系统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古典医著、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骨伤科学、针灸学、生理学,解剖学,诊断学基础和西医学基础.只有根基扎实以后在临证时才能辨证准确.

想成为一个懂点中医的人,则学以下五本书就察不多了 。中基,中药学,方剂学,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 。
若是出于对中华文明的这一瑰宝的热爱,有强烈的爱国之心,爱民族之心,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对他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我觉得你应该学一学中国哲学,他是中医的理论基础,然后是对中国古文化的了解,因为中医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所以他渗透入了中国文化的各方面 。许多文学作品都有中医的点点滴滴 。如中医的心志学说,讲“恐胜喜”
这可以在“范进中举”中看到,胡屠夫通过恐吓治了因喜而生的疯 。
再有就是对中医的正确态度,坚信中医是科学而不是迷信 。不能学了中医 。碰上感冒发烧还要吃西药,输液 。
中医是不需要西医的详尽解释的,也没必要
“中医”注重的是养生学,靠的是望,闻、问、切诊法在依照病情滋阴、补阳、调理
中医认为是药三分毒,讲究“中病即止”,“效必更方”,从不主张长期大量用药
建议只看中医的饮食疗法和养身之道 中药或者针灸 太复杂 不适合初学
在看点学中医的书——中基,中药学,方剂学,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 。
中医四部经典<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 医学的经典《本草纲目》
1先看(中医基础理论)入手2看中医诊断书3看脉诊4中药5看方剂你要是想学中医针灸的话也可以看看针灸 。
我天天跑我们的中医科室 感觉 中医很奇妙的!!

看古典背名著·
看临床·


从中医基础理论开始,如果你感到自己看不懂,估计和中医缘分浅,如果你一看就明白,请一定坚持学下去 。

先看中医基础理论、再看中药学、后看方剂学和诊断 。

1,从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理论开始,或从《黄帝内经》开始(也是主要先学阴阳五行与人体如何结合的) 。《黄帝内经》是先从天地万物入手的 。但不必集中花太多时间在《黄帝内经》里,大多会看不懂,要时不时看下,分散时间看 。
【自学中医如何入门中医调理】2,看《伤寒论》《温病条辨》,试着用其中简单的方子治自己的外感,或分析自己及家人的外感及其它病(总有点的吧) 。
3,看别人的医案,中医古籍 。重点学会把脉,观五色,扩展到所谓的望闻问切 。
4,能实践尽量实践,不能实践,就尽量在别人的诊所呆呆 。如不能这样,就尽量多看看《本草纲目》以及各家书籍,各种学问,分析各种生命现象 。
5,这种学中医道路,会越走越宽 。如果走现在学校学中医的路,会越走会越窄,接触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会越来越差 。
4、想学中医,怎样入门呢?
学医开始,以前人习惯:药房3年,先学认中药、炮制中药(也有人说是抄方3年)但是抄方3年基本也是在药房 。伺候先生3年(就是在老师旁边帮忙磨墨水、端茶水),这个3年其实就是在老师旁边学习怎么看病 。抄书3年(抄先生的书籍),这个时候,可以在先生的授意许可下,接诊一些患者,并拟方,方拟好后再给先生过目(这个时候也叫牛犊3年) 。

如果没有一点中医基础,而先读伤寒论,未必能理解 。(伤寒论不但辨证深奥,就连药物炮制都严格 。很多方都有说法,如“杏仁去皮尖”等…这些就关系到中药学)因此,我个人认为还是循循渐进,先学中医基础、诊断、中药学、方剂学……这样比较好 。
中医的学习有两种方法:一是:由简入深;一是:经典入手 。
由简入深是说先看一些浅显得中医入门的书 。如秦伯未的《
中医入门 》,陈修圆的《医学三字经》等等 。
经典入手是说:初学中医即看〈黄帝内经〉;〈伤寒论〉;
〈金贵要略〉;〈神农本草经〉;〈温病条辩〉,等等 。
自学中医最好有人指点 。
很重要得是要分析自己是不是合适学中医!
建议最好先看一些中医入门的书,比如清代程国彭《医学心悟》增加对中医的信心和兴趣,然后精读四大经典(可参阅一些注解的书),多读几遍,有些基础后再浏览以下后世的医书(包括医案医话) 。几年下来,可以学一些真正的中医知识 。

先看中医基础.不过很多人对针灸感兴趣,不妨试一试.

中医理论,医学纲目,草本图谱

先学解剖和生理学吧 至少要先知道人的心肝脾肺肾都在什么地方时干什么的,然后再找本中医基础理论书研究下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然后就可以继续研究在中医理论里心肝肾是做什么的 当都搞明白什么是三焦和气血精津液就差不多入门了

找个好的老师,教教你,然后联系一下中医药大学,那里有函授班,可以报名参加 。还有学历证

最起码要知道阴阳五行相生相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