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松
甘松,中药名 。为败酱科植物甘松Nardostachys jatamansi DC.的干燥根及根茎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和杂质,晒干或阴干 。
文章插图
甘松的功效和作用现代研究,有镇静、安定作用;所含缬草酮有抗心律失常作用;匙叶甘松能使支气管扩张;甘松提取物对离体平滑肌有拮抗组胺、乙酰胆碱的作用;有降血压、抗心肌缺血、抗胃溃疡及抑菌作用 。
1、有镇静中枢作用,并具有一定的安定作用,以乙醇提取物效力最高 。大剂量则有毒,1.5/k~3.75/kg可致死 。
2、甘松并有抗心律不整的作用,具有一般较安全的药物 。对异位性室性节律的抑制,强于奎尼丁及甘松挥发油 。但对洋地黄引起的室性心律不整,无保护作用 。
3、甘松对平滑肌有直接作用;在给豚鼠喷射组织的胺前、后,应用甘松可使支气管扩张 。醇提取物在离体平滑肌器官(大肠、小肠、子宫、支气管),具有拮抗组织胺及乙酰胆碱的作用,还能拮抗氯化钡引起的痉挛 。
【甘松】选方
①治各种肠胃疼痛:甘松香、木香、厚朴 。煎服 。(《四川中药志》)
②神经性胃痛:甘松香、香附、沉香 。煎服 。(《四川中药志》)
③治痰眩:半夏曲、天南星各二两,甘松一两,陈橘皮一两半 。上为细末,水煮面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二十丸,生姜汤下,食后 。(《鸡峰普济方》松香丸)
④治癔病,神经衰弱,肠胃痉挛等:甘松六钱,广皮一钱半 。水500毫升,浸于沸水内三小时(每半小时内煮沸一次) 。分十二次服,日服六次 。(江西《中草药学》)
⑤治肾虚齿痛:甘松、硫黄等分 。为细末,百沸汤泡,漱口 。(《普济方》)
⑥治湿脚气,收湿拔毒:甘松、荷叶心、藁本 。三味煎汤,洗之 。(《普济方》甘松汤)
甘松作为药用是指本种甘松和宽叶甘松的根和根茎,有助于理气止痛、醒脾健胃的功效,有助于治疗脘腹胀痛、不思饮食、牙痛、脚气的作用,气虚血热者忌服甘松 。
别名:甘香松、香松 。粉末特征表皮细胞呈长方形或长多角形,淡棕色,壁呈念珠状增厚,有时可见较细密的波状扭曲纹理;另一种碎片的表皮细胞呈长条形,黄棕色或黄色,壁有时呈念珠状增厚 。石细胞多单个散在,亦有2-3个成群,呈类圆形或类椭圆形,偶可见长条形者,长达250μm,壁极厚,无色;胞腔常呈多分枝状,并可见扁圆形的壁孔 。
甘松治各种肠胃疼痛:甘松香、木香、厚朴 。煎服 。甘松治湿脚气,收湿拔毒:甘松、荷叶心、藁本 。三味煎汤,洗之 。
甘松治神经性胃痛:甘松香、香附、沉香 。煎服 。
甘松治肾虚齿痛:甘松、硫黄等分 。为细末,百沸汤泡,漱口 。甘松治癔病,神经衰弱,肠胃痉挛等:甘松六钱,广皮一钱半 。水500毫升,浸于沸水内三小时(每半小时内煮沸一次) 。分十二次服,日服六次 。
1、甘松治癔病,神经衰弱,肠胃痉挛等:甘松六钱,广皮一钱半 。水500毫升,浸于沸水内三小时(每半小时内煮沸一次) 。分十二次服,日服六次 。(江西《中草药学》)
2、甘松适用于头痛、腹痛及精神忧郁等证,并能驱蛔,凡因蛔虫而发惊痫者,用此有效 。《现代实用中药》
3、甘松,芳香能开脾郁,少加入脾胃药中,甚醒脾气 。《纲目》
4、甘松治神经性胃痛:甘松香、香附、沉香 。煎服 。(《四川中药志》)
5、甘松用于胸腹疼痛,食欲不振等症 。甘松温而不热,甘而不滞,其气芳香,能开脾郁;其性温通,能行气止痛 。在临床上常用于气郁胸闷、胃脘疼痛等症,可与木香、香橼皮等配伍同用 。
6、甘松主恶气,卒心腹痛满 。《开宝本草》
7、甘松,芳香能开脾郁,少加入脾胃药中,甚醒脾气 。(《本草纲目》)
8、甘松治心腹胀,下气 。《日华子本草》
9、甘松治肾虚齿痛:甘松、硫黄等分 。为细末,百沸汤泡,漱口 。(《普济方》)
10、甘松,虽有类山柰,但山柰气多辛窜,此则甘多于辛,故书载能入脾开郁也 。《本草求真》
11、甘松治脚气膝浮,煎汤淋洗 。《纲目》
12、甘松治各种肠胃疼痛:甘松香、木香、厚朴 。煎服 。(《四川中药志》)
13、甘松治痰眩:半夏曲、天南星各二两,甘松一两,陈橘皮一两半 。上为细末,水煮面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二十丸,生姜汤下,食后 。(《鸡峰普济方》松香丸)
14、甘松,醒脾畅胃之药也 。《开宝方》主心腹卒痛,散满下气,皆取温香行散之意 。其气芳香,入脾胃药中,大有扶脾顺气,开胃消食之功 。(《本草汇言》)
15、甘松,近东瀛医家谓此药善通经络,专治转筋,为霍乱转筋必需之药 。颐自定霍乱药酒方,用伊打和酒精,浸取浓汁,合姜、附、萸、连诸味,治真寒霍乱、转筋入腹危急重症,极有捷效,知此物温运,活络通经,无出其右 。此固向来治药物学者之所未知者也 。《本草正义》
16、甘松治湿脚气,收湿拔毒:甘松、荷叶心、藁本 。三味煎汤,洗之 。(《普济方》甘松汤) 。
17、甘松,醒脾畅胃之药也 。《开宝方》主心腹卒痛,散满下气,皆取温香行散之意 。其气芳香,入脾胃药中,大有扶脾顺气、开胃消食之功 。入八珍散、三合粉中,治老人脾虚不食,久泻虚脱,温而不热,香而不燥,甘而不滞,至和至美,脾之阳分用药也,与山柰合用更善 。《本草汇言》
甘松为败酱科植物甘松和宽叶甘松的根和根茎,甘松有理气止痛;醒脾健胃的功效,甘松主治脘腹胀痛;不思饮食;牙痛;脚气 。
文章插图
甘松的营养价值 成份
1.甘松 根和根茎含多种倍半萜类成分,缬草萜酮(valeranone),甘松新酮(nardosinone),1(10)-马兜铃烯[1(10)-aristolene],9-马兜铃烯-2-酮[1(10)aristolen-2-one],1,8,9,10-四去氢马兜铃烷-2-酮(1,8,9,10-te-tradehydroaristolan-2-one)[2]又名甘松酮(nardostachone)[3],9-马兜铃烯醇(9-aristolen-1α-ol)又名甘松醇(nardostachnol),1,2,9,10-四去氢马兜铃烷(1,2,9,10-tetradehydroaristolane)[4],青木香酮(debilone)[5],广藿香醇(patchouli alcohol),β-广藿香烯(βpatchoulene)[6],甘松香醇(narchinol)A[7],β-橄榄烯(β-maalie-ne)[8],甘松环氧化物(nardonoxide)[9],甘松香酮(kanshone)A、B[10、C[11]D、E,异甘松新酮(isonardosinone),甘松新酮二醇(nardoinonediol),甘松呋喃(nardofuran)[12],去氧甘松香醇(de-oxonarchinol)A[13] 。甘松根酮(gansongone),甘松根醇(ganson-gol)即是1(10)-马兜铃烯-9β-醇[1(10)-aristolen-9β-ol],9β-马兜铃烷醇(aristolaln-9β-ol)[14],11-桉叶烯-2,4α-二醇(eudesm-11-en-2,4α-diol)[15]等 。以及环烯醚萜化合物甘松二酯(nardosta-chin)[16] 。还含三萜成分: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14],熊果酸(ursolic acid)[16]以及乙基-β-D-吡喃葡萄糖甙(ethyl-β-D-glucopy-ranoside),β-谷甾醇(β-sitosterol)[14] 。
2.宽叶甘松 根和根茎含多种倍半萜类成分:宽叶甘松酸(jatamansic acid)[17],白菖烯(calarene)[18],缬草萜酮又名宽叶甘松醇(jatamansone)[19],甘松奥醇(nardol)[20],β-桉叶醇(β-eu-desmol),榄香醇(elemol)[21],白菖烯醇(calarenol)[22],甘松酮[23],西车烯(seychellene),西车烷(seychellane)[24],去甲西车酮(norseychelanone),α-和β-广藿香烯(patchoulene),广藿香醇(patchouli alcohol)[25],9-马兜铃烯-2-酮[26],马兜铃烯(aristolene),β-橄榄烯[27]等 。又含呋喃香豆精类成分:白芷素(angelicin),宽叶甘松醇(jatamansinol)[2],山芹醇(oroselol),宽叶甘松素(jatamansin)就是当归酸宽叶甘松醇酯(jatamansinyl angelate)[28];单萜成分:α-和β-蒎烯(pinene),3-蒈烯(3-carene)[21];生物碱成分:猕猴桃碱(actinidine)[29];其他成分:异戊酸(isovaleric acid),正二十六烷(n-hexacosane),正二十六醇(n-hexacosanol),花生酸正二十产醇酯(n-hexacosane),正二十六醇(n-hexacosanol),花生酸正二十六醇酯(n-hexacosanyl arachidate),异戊酸正二十六醇酯(n-hexacosanyl isovalerate)β-谷甾醇[23] 。
甘松的药用价值本品粉末暗棕色 。石细胞类圆形或不规则多角形,偶见长条形,单个或成群,壁甚厚,无色,胞腔狭小 。梯纹或网纹导管,其旁有时可见细长的木纤维 。木栓细胞多为不规则多角形,壁暗棕色,较薄,内含黄色至棕黄色挥发油 。能够理气止痛,醒脾健胃,可以缓解乃至消除心慌、失眠、胃痛、胸腹胀满、头痛等症状 。具有行气散寒,缓急止痛之功,乃理气止痛佳品,入脾、胃经,则善治脾胃虚寒之胃痛隐隐、喜食喜按及寒郁气滞之胸闷不舒、胃脘胀痛等症 。尤对恶气卒中所致的心腹痛适宜 。
醒脾健胃,甘松温而不热,香而不燥,甘而不滞,入脾胃经则善开脾郁、善行胃气,为醒脾开胃要药 。凡思虑伤脾或脾胃虚寒之食欲不振、饮食无味、食多腹胀、倦怠气短、舌淡苔白、脉沉缓弱等症 。每多可用,用之则验 。
收湿拔毒,甘松辛香行散,甘缓解毒,外用则有收湿拔毒之功;更入脾胃经,故善治由脾胃两经湿热下注所成的脚气病,症见,脚趾痒痛,潮湿灼热,水泡糜烂等,鉴别应用,甘松与山柰,均为芳香辛温之品,皆能暖中而善治心腹冷痛,且常二药伍用使药力倍增 。然山柰主入胃经,功专暖胃辟恶;甘松主入脾经,长于醒脾开郁 。
临床应用:甘松醒脾畅胃之药,治心腹卒痛,消脘腹胀满,皆取温香行散之意 。其气芳香,入脾胃药中,大有扶脾顺气,开胃消食之功 。
1、治老人脾虚不食,久泻虚脱,常与当归、白芍等配伍,有温而不燥,甘而不滞之功,治脾阳虚,可与三柰配伍同用 。
2、治霍乱转筋,甘松为必要之药,可与附片、黄连、吴茱萸等配伍,治真寒霍乱,极有捷奏之效 。
理气止痛,醒脾健胃 。治胃痛,胸腹胀满,头痛,癔病,脚气 。
①《本草拾遗》:"主熏皮黚黯,风疳齿匿,野鸡痔 。"
②《日华子本草》:"治心腹胀,下气 。"
③《开宝本草》:"主恶气,卒心腹痛满 。"
④王好古:"理元气,去气郁 。"
⑤《纲目》:"治脚气膝浮,煎汤淋洗 。"
⑥《现代实用中药》:"适用于头痛、腹痛及精神忧郁等证,并能驱蛔,凡因蛔虫而发惊瘸者,用此有效 。"
甘松的副作用和使用禁忌使用注意:气虚血热者忌服 。
宜忌
气虚血热者忌服 。
①《本草拾遗》:"得白芷、附子良 。"
②《本草从新》:"辛香伐气,挟虚者忌之 。"
文章插图
甘松的食用方法甘松茶
功效:行气解郁,和胃止痛 。
主治:神经性胃痛,胃肠痉挛 。
组成:甘松18克,广陈皮4.5克 。
制法:上药切碎,用半量置保温瓶中,加沸水适量冲泡,分6次饮服 。病重时倍量饮服 。
宜忌:胃热舌红口干者忌服 。
按语:甘松为败酱科植物甘松香或宽叶甘松的根茎及根,载于《开宝本草》,性味辛、甘、温,“主恶气,卒心腹痛满,下气 。”能行气止痛,开郁醒脾 。《本草纲目》亦载:“甘松,芳香能开脾郁,少加入脾胃药中,甚醒脾气 。”临床多用于治疗思虑伤牌或寒郁气滞引起的胸闷腹胀,不思饮食及胃脘疼痛等证 。现代药理研究,甘松可解除平滑肌痉挛,对中枢神经有镇静作用,并有抗心律不齐作用;广陈皮理气止痛,醒牌健胃,二药合用,共奏理气解郁止痛之效 。
来源:《江西中草药学》
甘松粥
功效:行气健脾,补脾健胃 。
适应症:适用于气闷胸痛,脘腹胀满,食欲不振,胃寒呕吐,肢软乏力等 。
组成:甘松5克,大米100克 。
制法:将甘松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为稀粥服食,每日1剂,连续5——7天 。
粥义解说:甘松,又名香松,为败酱科多年生矮小草本植物甘松的根茎,因其味甘而气香,故又名"甘松香",后世简称"甘松" 。入药以主根肥壮,条长,芳香味浓者为佳 。
中医认为,甘松性味甘、温,入脾、胃经,有芳香化湿,行气健脾之功,《本草纲目》言"甘松,芳香能开脾郁,少加入脾胃药中,甚醒脾气" 。《本草汇言》言"甘松,醒脾胃之药也,其气芳香,入脾胃药中,大有扶脾顺气,开胃消食之功......治老人脾虚不食,久泻虚脱,温而不热,香而不燥,甘而不滞,至和至美" 。临床观察发现,甘松的主要作用在于健脾胃,理气郁,化湿气,适用于脘腹冷痛,纳食不香,肢体重困等 。煮粥服食,有一股香甜味,对胃口不开,消化不良,脘腹疼痛者更为适宜,老年人气血亏虚,病后体弱,消化功能减退,经常吃些甘松粥,可开胃健脾,助消化 。
甘松舒郁安神茶
功效:理气,开窍,豁痰,安神 。
主治:头昏神疲 。
组成:甘松70克,九节菖蒲90克,朱砂染茯神100克 。
制法:上三味共研粗末,每取30克,放热水瓶中,冲入半瓶沸水,旋紧瓶塞,10——20分钟后代茶饮用 。每日1——2剂 。
宜忌:气虚血热者忌用 。
按语:甘松功在疏气止痛,理脾开胃 。所以《本草汇言》说:“甘松,理脾畅胃之药也 。《开宝方》主以腹卒痛,散满下气,皆取温香行散之意 。”又说甘松“温而不热,香而不燥,甘而不滞,至和至美 。”《现代实用中药》说它“适用于头痛、腹痛及精神忧郁等证 。”本品含有马兜铃稀、甘松酮等多种成分,具有镇静安定、抗心律不齐以及缓解肺及胃肠平滑肌痉挛等作用 。用甘松配伍开窍豁痰、理气的菖蒲和宁心安神的朱衣茯神,可因三味药均具有镇静功效而加强协同作用 。
来源:《中医良药良方》
黄芪甘松汤
功效:健脾益气,活血止痛,制酸止血,主治脾胃虚弱,气滞血瘀 。
组成:黄芪30克,海螵蛸20克,白芍15克,白芨12克,甘松12克,鹿角胶12克(冲),元胡12克,甘草6克 。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
出处:蒋森方
甘松的日常用法
日常用量:2~5g,水煎服;外用:泡水含漱或煎水洗 。
1、泡脚
甘松、荷叶、藁本各等分 。水煎去渣,取汁 。用药汁泡脚 。每天睡前泡30分钟即可 。可治脚气 。
2、代茶饮
甘松8克,炒白芍、沉香10克 。将以上3味中药捣碎,放入杯中,开水冲泡,盖闷15分钟,代茶频频服用 。每日1次 。可治肝胃不适 。
3、代茶饮
甘松60克,石菖蒲80克,茯神8克 。将以上3味中药研成粗末 。每取30克,放入热水瓶中,开水冲泡,盖闷15分钟,代茶服用 。每日1次 。开治理气宁神 。
推荐阅读
- 中药泡澡壮阳
- 川乌的功效及临床应用
- 水稻清
- 蝉蜕
- 纯中药补肾壮阳药
- 水百合
- 女性如何缓解痛经 中药膳效果不错
- 两款常见中药帮你缓解痛经
- 铁皮石斛备孕可以吃吗 铁皮石斛是中药吗?
- 女性青春期中医增高中药秘方 青春期,只要青春不要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