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饮食文化特点

中国饮食文化是有着长远历史 , 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
 
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 , 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 , 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 , 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 。
【中国的饮食文化特点】 
从外延看 , 中国饮食文化可以从时代与技法、地域与经济、民族与宗教、食品与食具、消费与层次、民俗与功能等多种角度进行分类 , 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 , 体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 , 异彩纷呈 。
 
中华饮食文化 , 素以历史渊源悠远 , 流传地域广阔 , 食用人口众多 , 烹饪工艺卓绝 , 文化底蕴深厚而享誉世界 。 积厚流广的中华饮食文化 , 在维系华夏民族的繁衍昌盛 , 促进生产力发展 , 推动社会进步和文明等方面 , 都发挥了和正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有着三千多种常用的 , 一万多种用到的烹饪原料 , 五百多种调味料制作的中国菜品 。 食盐为百味之祖 , 自贡为井盐之都 , 盐帮为美食之族 。 食在四川 , 味在自贡 。 植根于巴蜀文化 , 结胎于川菜系列 , 伴随着盐业经济的繁荣与发展而形成的自贡盐帮菜 , 成为有别于成渝两地"上河帮"、"下河帮"菜系的川南"小河帮"杰出代表 。
 
中国是文明古国 , 亦是悠久饮食文化之境地 。 将饮食文化归纳出以下几个特点:
· 四季有别
一年四季 , 按季节而吃 , 是中国烹饪又一大特征 。 自古以来 , 中国一直按季节变化来调味、配菜 , 冬天味醇浓厚 , 夏天清淡凉爽;冬天多炖焖煨 , 夏天多凉拌冷冻 。

中国的饮食文化特点

文章插图

· 讲究美感
中国的烹饪 , 不仅技术精湛 , 而且有讲究菜肴美感的传统 , 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 。 对菜肴美感的表现是多方面的 , 无论是个红萝卜 , 还是一个白菜心 , 都可以雕出各种造型 , 独树一帜 , 达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谐统一 , 给人以精神和物质高度统一的特殊享受 。
 
· 注重情趣
中国烹饪很早就注重品味情趣 , 不仅对饭菜点心的色、香、味有严格的要求 , 而且对它们的命名、品味的方式、进餐时的节奏、娱乐的穿插等都有一定的要求 。 中国菜肴的名称可以说出神入化、雅俗共赏 。 菜肴名称既有根据主、辅、调料及烹调方法的写实命名 , 也有根据历史掌故、神话传说、名人食趣、菜肴形象来命名的 , 如“全家福”、“将军过桥”、“狮子头”、“叫化鸡”、“龙凤呈祥”、“鸿门宴”、“东坡肉” 。
 
· 食医结合
中国的烹饪技术 , 与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 , 在几千年前有‘医食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说法 , 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 , 做成各种美味佳肴 , 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 。 ”
中国的饮食文化特点

文章插图

中和之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的审美理想 。 “中也者 , 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 , 天下之达者也 。 至中和 , 天地位焉 , 万物育焉”(《礼记·中庸》) 。 《古文尚书·说命》中就有“若作和羹 , 惟尔盐梅”的名句 , 意思是要做好羹汤 , 关键是调和好咸(盐)酸(梅)二味 , 以此比喻治国 。 《左传》中晏婴(齐国贤相)也与齐景公谈论过什么是“和” , 指出“和”不是“同” , 和是要建立不同意见的协调的基础上的 。 因此中国哲人认为天地万物都在“中和”的状态下找到自己的位置以繁衍发育 。 这种审美理想建筑在个体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之上 。 这种通过调谐而实现“中和之美”的想法是在上古烹调实践与理论的启发和影响下产生的 , 而反过来又影响了人们的整个的饮食生活 , 对于追求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古代文人士大夫 , 尤其如此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