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神行于背
太极拳的缓慢和松柔,能疏经脉,通气血,把健康和长寿送给大家,所以学练太极拳的人越来越多 。脊柱行拳能养生祛病 。脊拄包括颈椎、胸椎、和腰椎,而且腰脊在行拳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
太极拳运动是全身运动.或者叫在腰脊带动下的全身运动,所以应该从人的结构谈起 。按照中医理论,人体是由气、血、经脉、骨、髓及脏腑组成的;五脏指的是:心、肝、肺、脾、肾:六腑指的是:大肠、小肠、膀胱、胃、胆、三焦 。这些脏腑是由许许多多的经络联结在一起的,每条经络都有若干个穴位,这些穴位都相当于气血的能量库.调节它不仅能防病治病,而且可以改变人的生命质量 。
文章插图
脏腑的俞穴位均处在足太阳膀胱经上.膀胱经紧靠着督脉.是沿着脊柱而行的 。俞穴位是脏腑之气输注入体表面的部位,通过推拿、按摩、针灸等疗法就能治愈疾病 。练太极拳同样可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太极拳的动作要求由腰主宰,腰脊一动无有不动,由于腰脊不停的运动.使人体产生各种各样的姿态,配合拳势呼吸及内气鼓荡,使脊柱有节律伸缩张弛,同时对这些穴位进行不停的按摩.尤其是腰脊命门的两边,有命意源头的两肾,腰眼的前折后迭更为激烈,使两肾得到非常难得的良性按摩.可以增强丹田气,练太极拳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强丹田气,“只有丹田气饱满时.才能阴平阳秘.固命之本 。丹田气就像天上的太阳.是生命的根本.是协调阴阳、保证健康长寿、抗御病邪侵袭的关键 。所以丹田气流可以治疗各种疾病 。
最近社会上流行着一种奇经疗法,根据中医的气血理论,对经络穴位进行按摩、贴膏药和梅花磁针等方法,能疏通脏腑的气血,来达到内病外治的目的,效果很好,许多疑难病症得到治愈,本人深有体会 。值得一提的是,脏腑的俞穴都处在脊柱周围.而且太极拳又是以活动腰脊为主要运作方法 。只要脊柱一动督脉就会随动.其穴位就得到按摩和锻炼.从而增强丹田气.疏通脏腑的气血,达到健身治病的目的.根据临床经验.许多内脏疾病.通过脊柱的推拿、按摩、针灸等疗法就能治愈 。临床中诊治颈椎、胸椎、腰椎疾病中,有一半的病人伴有植物神经紊乱和相应的内脏疾病,当脊椎病治好后,这些相应的脏器疾病也就痊愈了 。
文章插图
人的脊柱是由5节腰椎.7节颈椎和12节胸椎所组成 。24块骨节,即节节放松连套,又虚虚对准.中正重叠,支撑着全身的重量.动摇性很大.人体的各种姿态,是通过脊柱的变动.并且带动四肢的运动而形成的.人体的自然脊柱为S形,由胸椎的后曲.颈椎和腰椎的前曲而形成两道弯曲,要想形成太极身法.这两道弯曲应该基本填平,通过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松胯敛臀、等功法的作用.把脊柱的S形弯曲度减小了一些,这是中国的内功拳和健身气功所要求的,以利内功的修炼和内气的蓄养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命门填坑 。
脊柱中间形成椎管容器,容纳全部的骨髓,骨髓中有许多神经细胞体.如运动神经元、感觉神经元、行走的神经纤维束 。是联系脑和神经的通路.行拳时感受器收到外界的信息,通过脊髓传给大脑,大脑进行综合分析,发出命令,由脊髓传给身体的相关部位,作出反应.产生出太极拳的棚、捋、挤、按、采、捌、肘、靠.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的十三势动作 。
太极拳中的气沉丹田,尾间中正.是腰椎活动的结果 。含胸拔背,气贴脊背,力由脊发,这些是胸椎活动的结果 。虚领顶劲,竖项神惯顶,这些是颈椎活动的结果 。只要行拳.在意念的统领下.以命门为火车头,带动脊椎和四肢运动.直接关联到背部的骨髓神经 。太极拳的每一个动作.先由脚下的阴阳变化,及腰部的虚实变化,通过脊柱及四肢的节节贯串,才能引起肢体的形状变化.而节节贯串,必须是全身松净、松透的前提下才能完成 。松是练拳的方法,也是练拳的灵魂,而节节贯串才是练拳的目的,没有节节贯串,就不能练出内劲.肢体松不透就不可能达到节节贯串的目的 。
文章插图
拳经曰:一举动周身具要轻灵,优须贯串 。这说明节节贯穿在太极拳中是何等的重要,腰带肢体和四肢运动,先有腰部的松、沉、转、放长、才有肢体的前进、后退、上起、下沉、左顾、右盼 。整个行拳的过程,就是脊柱活动的过程.这样不仅任督二脉及五脏六腑的俞穴得到按摩.同时脊髓神经也获得良好的锻炼.增强了任督二脉的气血畅通,五脏六腑才能跟随健壮,这些部位的骨节和肌肉群同时得到锻炼,中医有骨为髓之舍,骨坚髓实.骨软髓虚之说;腑为脏之表.腑壮则脏盛.腑弱则脏虚衰.由此可见人的衰退与衰老.表现的较为明显的是:大肠,小肠,膀胱,三焦,胃,胆 。
腰在脊柱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由五节腰椎组成的,由尾间向上第三节,俗称腰眼,就是指的命门穴.命门为九大关节即:脚、踝、膝、胯、腰、肩、肘、腕、手中最重要的关节.旁有先天之本的两肾.对应的是神阙穴(肚脐),下边有汽海穴(气海穴是储藏内气的地方)这个部位俗称丹田,是修炼太极内功的关键部位.拳经日:“主宰于腰”“刻刻留意在腰间”“命意源头在腰隙”等,这些都说明无论是盘架还是推手,腰总是起关键作用的 。腰是身形变换的关键.是十三势.八种劲使用和变化的总动力,而腰的松空是肢体圆活、灵敏变化的前提,所以松腰又是关键中的关键.不管是”腰隙”还是“腰问”之说,都说明腰的一种重要状态,那就是腰的空和松,只有腰松开,腰节才能离开.腰椎之间才有间隙,所以松腰才是命意的源头 。裆劲为基础,腰为一身之主宰.能松腰然后两脚才能有力,下盘稳固.虚实的变化皆由腰来转动 。要想松腰.必须把命门填满 。只有松腰方可进入太极之门,填满后方可进入松腰之门,所以腰只能松.而不能用硬力 。
文章插图
【太极拳的神行于背】腰松不开,脚难以放松,膝胯僵紧.腰是呈上启下的大关节,腰松不开形成一块板,堵塞上下通道.上肢的肩、肘、腕、手四大关节本力退不掉,周身挂力操作,这样就很难体会到阴阳变转,举动轻灵,行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的太极味道,腰是重要关节,要刻苦习练 。细心体悟,在拳艺上会有所突破的 。
腰胯虽然连在一起,但各有各的作用 。塌胯也称坐胯.与顶头悬同是太极身法立身中正的重要规则,从作用上讲,顶头悬与气势和轻灵有关,塌胯则与沉气、沉劲.化劲,发劲等密切相关 。塌胯是求得髋关节的灵活.只有胯关节高度灵活了,腰胯及整体才可能有上浮下沉的浮动之感,左旋右转进退随心,小腹是一身重心所在.所谓松腰塌胯.开裆沉气,气沉丹田等说法,都不过是强调降低重心而又灵活安稳.再加上带轴的腰,旋转自如,才能化解对方的来力.安稳不败 。腰主转动,以灵活为用.以之带动四肢,这是练柔软的基础:胯以沉稳为主.在灵活的位移中稳定中心.腰胯虽然连在一起却作用不同.功夫稍深者.行拳时主动运用腰胯 。四肢的活动只不过是腰胯动作的外在延伸,或称为腰胯动作的表现形式,而功夫浅的人,只见手脚盲动、乱动,不见腰胯的运动规律 。
推荐阅读
- 天麻蜜环菌片副作用,天麻蜜环菌片的成分 有什么作用
- 针织小巧玲珑的公主毛线鞋教程 怎么做
- 地球到火星的距离 地球离火星多远
- 公章盖的不完整有效吗
- 陈皮有什么功效?
- 兔子的叫声是什么样的
- 腊梅籽的功效与作用 腊梅籽的药用价值有哪些
- 海水为什么是蓝色的 海水为什么是蓝色
- 算算自己的寿命 这样计算
- 60伏20安电6瓶能跑多远 60伏20安的电动车能跑多少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