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城市化 我们离“逆城市化”还有多远( 三 )


错失了信息科技时代的欧洲,正因其保留了大量优秀的历史文化建筑,才得以一年又一年地从旅游业中获取稳定收入——自2000年以来欧盟每年入境游客人次已从3.25亿逐步增长到5.25亿,年均旅游收入也由2500亿美元增长至5000亿美元。【逆城市化 我们离“逆城市化”还有多远】

日本同样如此。日本政府自2010年开始决定大力开发入境游,预计到2020年东京奥运会将吸引4000万人次入境游客。入境旅游收入也随之水涨船高,2016年已达到500亿美元的规模。

欧洲和日本在信息时代失落之后,还能通过入境旅游获得稳定的外汇收入,前提均是在其领先的制造品行销全球的年代,已经积累了多年的国家品牌影响力,自然可以通过入境旅游将自己的文化声誉变现,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原始依赖自然资源的度假游形式上。
中国未来会重复这个阶段。当高端产品开始全球营销,积累全国口碑,辅以音乐、电影等大量文化产品的出口,将会引入我国除北京、上海以外的其他地区的风景和故事,从而塑造自身的文化影响力。届时,乡村文化资源将是创作和推广的重要载体。无论李是否真的追求宁静的岁月,现象级的人气不仅为本已热闹的“田园梦”添柴,也让国际社会再次真正领略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如何在未来将我们的乡村文化特色打造成为可接受的文化产品,无疑是对我们文学创作者的巨大挑战。
03
西部农村山水林湖草保护性开发将重塑乡村风貌
和我国人口基本集中在胡焕庸线以东一样,国内旅游人口多数也集中在东部。但事实上胡焕庸线以西存在大量的高山、森林、草原和湖泊等优质旅游资源,并且这些区域和国内当前旅游市场流行的城市景观、古镇和文艺演出等都迥然异趣,能提供完全不一样的独特旅游体验。
但是,考虑到很多因素,这些地区的旅游业发展受到限制,但我们相信这些障碍在未来将不复存在。
一是严格的环境保护:胡焕庸线以西生态环境相对脆弱,人类活动一旦对其造成破坏就难以修复。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生态治理能力的日益提升,西部地区的环境耐受能力将得到大幅加强。在少数几个节点上秉承保护性的宗旨有限开发,不会再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而且考虑到每年可供活动的天数相对较少,人类的生态足迹也并不会太多,选择性地旅游开发将是可能的。
二是距离人口集中区的距离。距离不是问题,可达性才是。国产大飞机商业飞行后,全国各地的机场建设势必陆续启动,西部地区将迎头赶上。相对较低的票价和压缩的时间将大大扩大西部地区的旅游目标客户。
三是时间。假期过少和过于集中都困扰我们的旅游市场已久,但相信到时都将解决。且不说政策上未来会调整带薪假这类劳工政策,人口结构的改变本身也意味着非工作人口的比例会大大增加,更不要说科技进步会让工作时间更加灵活了。
总的来说,未来人口和经济结构的变化将要求我们深度发展家政服务业,但在技术进步逐渐降低获取成本后,我们不应忽视西部的大量空土地空尤其是那些美丽的山水、森林、湖泊和草地,它们不应该只用于采伐和放牧。
04
农村地区可能会再次欢迎人口定居
要说最大胆的畅想,可能会是深度城市化之后,农村地区或许迎来人口“返潮”。从当前城市化进程来看,大城市最终胜出的几率越来越大。虽然国家已推行多项“就地城镇化”政策,但资源集中的惯性吸引力还是会让中心城市越来越庞大——这似乎正是东亚国家众多城市演化的最终剧本。曾被认为只要联结就能消灭距离的互联网也并没有改变工作和生活的组织模式,大部分人依然纷纷走进城市,住在城市外围搭乘交通工具尤其是地铁去市中心上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