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分类 北京“爱分类”公司破解垃圾分类难题 打造垃圾分类隐形高速公路( 四 )


许把管理体制概括为“一网两制三制四流五制”。
一网指垃圾分类+互联网;两点,是指生活垃圾的“干湿”;三全是指让居民从生活垃圾源头分类,通过宣传引导实现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的“全链条”系统协同,实现生活垃圾“全类别”覆盖,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导”的“全主体”长效机制;第四流是指“物质流、价值流、环境流、信息流”的现代管理体系;五大体系,建立特许经营制、空场所保障制、减负补贴制、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居民信用制等一整套保障体系。
这个社区的垃圾回收率超过了国家标准
有理论高度,但实践可以检验是否适用。许袁弘的实践表明,他的设定确实是对的。
居民参与仍然较少,混合垃圾较多,资源利用率较低,大块垃圾难以处理。针对这些垃圾分类问题,经过认真观察总结,徐选择先尝试推广干湿分类,对湿垃圾进行固定投入,派人收集干垃圾。“绝大多数市民都有将垃圾分类的意愿,但让居民,尤其是年龄较大的居民,在家里保留4个垃圾桶,然后拎着4个分类垃圾袋下楼是不现实的。听起来像四大类,但实际上生活垃圾有成百上千种,随意组合是一种新的垃圾。如今,源头干湿分类的模式可以让居民更容易参与。”他说。
分类投放后,还需要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爱心分拣”回收商将从居民家中回收的干垃圾用三轮车运送到社区服务站,再用封闭式货车运送到分拣中心。从回收商到车辆,建立了完整的GPS定位系统,形成了充满“电子眼”的垃圾分类“隐形高速公路”。
他的努力也得到了认可。2017年底,昌平区城北街道开始引入“爱心分类”模式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目前该街道已有18个试点社区引入“爱心分类”。今年上半年,“爱心分类”推广到昌平区城北街道、城南街道173个社区、近10万户家庭,包括高低负向生活垃圾源。预计生活垃圾整体减量化率可达30%以上,资源化利用率可达95%以上。
在他的努力下,引导成千上万的家庭养成了严格干湿垃圾分类的习惯。比如在京莞李楠社区,湿垃圾定点交易一年、干垃圾小块上门免费回收半年以来,整体垃圾减量40%,资源利用率从40%提升到95%。居民使用“爱心分类”准确率达95%,城市垃圾精细化管理支出节约30%。
“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同时社会参与才能做好。垃圾分类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的责任。”时任城北街道党工委书记王健说。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到2020年底,强制分类重点城市垃圾分类收集覆盖率达到90%以上,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很明显,北京东莞李楠社区的生活垃圾回收率已经超过了这个标准。
“家里有很多孩子的旧玩具、书和衣服。我已经约好了在家收集,这样不仅环保,还会给我相应的物质奖励。现在连我3岁的女儿都知道什么垃圾可以回收,什么不能做。”社区一位孩子的母亲告诉采访人员。
“在国家政策的刺激下,垃圾分类逐渐成为一种时尚。这对我们来说非常鼓舞人心。”许袁弘说,他对未来越来越有信心和动力。
北京首个垃圾分类科普基地
爱分拣不仅做好本职工作,更践行企业社会责任,打造北京首个垃圾分类科普基地。许说:“虽然是企业,但我们也践行着不忘初心的使命,承担着对公众进行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
在这个占地近5万平方米,位于昌平区南哨镇的艾分级公司科普基地,分为科普中心、分拣车间、大件拆解中心、废纸废塑料等六个专业分拣车间。其中,科普中心分为科普区、互动区、展示区和游戏区。科普区以图文形式介绍垃圾分类相关政策法规、垃圾的危害及传统处理方式、爱心分类模式;互动区的环保愿望树代表了市民参与垃圾分类的决心和信心。来访的市民可以写下与垃圾分类或环保相关的信息并张贴出来;想挑战垃圾分类的市民也可以通过游戏区的垃圾分类游戏进行PK,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展区充满了乐趣,有塑料颗粒制成的行李牌,废木块制成的小木锤子,还有新颖的小摆件...一些醒目的环保工艺品、废旧“古董”家电等。展示在展台上,艺术地解释了如何实现废物利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