獐“回归”了、江豚重现长江口:在大上海“遇见”小生灵( 二 )


从建设崇明世界级生态岛 , 持续不懈治理崇明东滩互花米草入侵问题 , 为水鸟一步步开辟出适宜的生存空间;到保护长江母亲河 , 为一条鱼立一部法 , 用《上海市长江中华鲟保护条例》守护特定物种的种群发展;再到全面推行林长制 , 让生态空间更加稳定 , 生态布局更合理 , 生态功能显著提升 ,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全面建立……一个令人向往的生态之城正在努力建设 。
从难得一见 , 到惊喜遇见 , 再到常年得见 。小动物们正用翅膀、用尾巴为上海的生态环境水平投票 。数据显示 , 崇明本岛1%水鸟物种数已经从2011年的7种提升到2020年的11种 , 总数从每年25万羽增加到33万羽 , 白头鹤、黑嘴鸥、黑脸琵鹭等珍稀濒危的鸟类已经成为崇明岛的常客 , 每年都来 。探索人与动物和谐共生之道
如果说种树造绿和恢复物种是建设生态之城的形 , 那么当市民与自然互相适应、和谐共生 , 生态之城将形神兼具 。
“12345吗?我家里进了一只蝙蝠 , 麻烦尽快派人来处理!”
“小区里有像狗又像浣熊的动物 , 看着挺害怕的 , 能不能派人来赶走?”
“我发现一只受伤的小鸟 , 好像是从树上掉下来的 , 我该怎么做?”
上海市林业总站副站长李梓榕在调研手札中开篇写下三个问号 。随着生态显著恢复 , 上海市民与野生动物的交集越来越多 , 12345市民服务热线中野生动物相关诉件也大幅增长 。在城市中 , 人与野生动物如何和谐相处 , 相关探索迅速展开 。
獐“回归”了、江豚重现长江口:在大上海“遇见”小生灵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复旦大学教授王放团队拍摄到的生活在城市里的貉 。受访单位供图
印发《上海市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工作指南(试行)》《野生动物类诉件口径与案例参考》等文件 , 补上收容救护工作缺乏规范性和专业性的短板 , 强化基层诉件处置人员培训;联合高校专家调研观测 , 进一步了解野生动物的习性和对城市管理的挑战;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湿地保护等科普和宣教 , 努力形成不投喂、不接触、不伤害的氛围……
“作为野生动物保护管理部门 , 我们不能再用传统的思维来研判野生动物收容救护工作 , 更不能忽略城市化进程中野生动物与市民之间可能出现的冲突与矛盾 。”李梓榕说 , 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 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的最生动实践 。
一座城市就像一片海域 , 越来越多的小生灵们游弋其中 。种种变化见证了上海生态建设的精细功夫 , 还有一座国际化大都市对于生灵万物的极致关怀 。在“人人建议、人人参与”之下 , 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 , 发生着太多关于接纳、理解、互助、尊重的故事 。
在大都市遇见小生灵 , 这个故事未完待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