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制,是一场修行
这个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我们的心灵:头上璀璨的星空与心中崇高的道德律 。——康德
自律才能自由 。
《微自律》主题打卡10:慎独
01念念不忘 , 必有回响
《五灯会元》记载有这样一则故事:
因为战乱 , 普陀寺的众禅者决定迁移庙址 。
在迁徙途中 , 只有豫通大师一人坚持早课 , 从不荒废 。
有人劝曰:“此处无佛 , 大师可不必如此 。”
豫通大师答一偈子曰:
“此处无佛 , 我心有佛 。既诚我心 , 是诚我佛 。”
减法生活说:
举头三尺有神明 。
天地有自己的规矩 , 万物有自己的法则 , 懂得敬畏 , 是人生修行的根本 。
一个人心存敬畏 , 那么必然“身有所正 , 言有所归 , 行有所止” 。
02心存敬畏 , 乃行有所止
曾国藩曾说:心存敬畏之心 , 方能行有所止 。
敬可生虔诚 , 畏则出戒慎 。
有敬畏 , 便会有底线、知进退、少贪念 , 少私欲 , 渐渐能活出美好的品格来 。
对天道有敬畏 , 方可以顺势而行 , 趋吉避凶 。对地道有敬畏 , 方可法地之厚德 , 成宽博之心 。对人道有敬畏 , 方可同气相求 , 同声相应 。
对生命有敬畏 , 才会珍惜生命 , 活在当下 。对祖先、父母、师长有敬畏 , 则可使家道兴旺 , 师道传承 。
在红尘喧嚣的社会里 , 只有心存敬畏 , 不分心 , 不浮躁 , 不被欲望所扰 , 素简从心 , 谦逊平和 , 才能保持内心的执著和清静 , 活出生命的从容和淡定 。
如同教养一样 , 真正的敬畏之意也大抵如此:根植于内心的修养 , 无需提醒的自觉 , 以自律为前提的自由 , 替他人着想的善良 。
慎独 , 需要一个人持久的自律 。有了目标和方向 , 便要经得起干扰和诱惑 , 懂得克制 , 更要懂得什么能为 , 什么不能为 。
保持一颗敬畏之心 , 不放纵 , 不逾矩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03真正成熟的人 , 懂得克制自己
罗曼·罗兰说:“真实的、永恒的、最高级的快乐 , 只能从三样东西中取得:工作、自我克制和爱 。”
一个真正懂得克制的人 , 能够克制自己的欲望 , 克制自己的情绪 , 克制自己的感情和前进的步伐 。
心有猛虎 , 细嗅蔷薇 。懂得克制的人 , 生活丰富而不沉迷 , 感情充沛而不肆意 , 脚步紧凑而不匆忙 , 思想独立而不失控 。
耶胡达·阿米亥的《人的一生》中写道:“人的一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每一件事情 , 没有足够的空间去容纳每一个欲望” 。
欲望 , 是永远满足不了的 。现实生活中 , 很多人不懂得欲望的克制 , 爱慕虚荣 , 贪图享乐 , 故常常会走入把自己和别人进行比较的怪圈 。
比吃、比穿、比行、比住 , 比车子、比妻子、比孩子、比位子 , 为此耗尽心血在所不惜 , 有的甚至铤而走险 , 触犯法律 , 追悔莫及 。
关于克制 , 看过这样一段有味道的文字 , 我个人非常喜欢 , 写下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克制是一场修行 , 是抑制膨胀的欲望 , 让简朴的生活热烈丰富 , 而不沉迷 。
克制是一种远行 , 是细水长流的坚持 , 让前行的脚步坚实有力 , 而不匆忙 。
克制是一样品行 , 是旁观一切的态度 , 让思索的人生清澈独立 , 而不从众 。
克制看起来是在控制自己 , 限制自己的自由生活 , 但是其实是在给自己创造更多的自由 。
在养成一个好习惯的初期 , 克制自己虽然比较艰辛 , 但是等熬过了一段时间 , 自然而然的就习惯了 , 一切都会变得越来越好 。
推荐阅读
- 中年人,谁不是在一边咬牙坚持,一边轻描淡写发生的苦与痛
- 为什么聪明人在说话的时候,都是去捧着别人的?
- 活着就是善待生命
- 善良的谎言,只不过是视角的转换问题
- 沉默,是淡定,更是内心的豁达
- 怎样才能做到自律?
- 没有技能没有本领被淘汰的概率越高是什么?
- 人性中最深层的动力是什么?
- 知己是你的难过而快乐的众所周知
- 高情商的人都是怎么应对自己的观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