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移植途径干细胞疗法治疗肝硬化研究案

作者:中科西部细胞研究院账号
肝脏在各种致病因素持续损伤下反复发生纤维化 , 正常的肝组织被瘢痕和再生结节所取代 , 最终形成肝硬化 。肝硬化也是慢性肝病的常见终末期表现 , 肝移植被认为是肝硬化最有效的治疗方案 , 但因供体不足、经费较高、免疫排斥等原因 , 大多数肝硬化患者并未进行肝移植 。
不同移植途径干细胞疗法治疗肝硬化研究案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近年来多项研究报道了自体骨髓干细胞(BMSC)参与了肝功能的修复和重建 , 但具体机制并不清楚 。自体BMSC抗纤维化作用已在动物模型中得到明确证实 。此外 , 临床试验也表明自体BMSC移植能迅速改善肝功能 , 且无明显副作用 。
BMSC治疗肝硬化机制
BMSC治疗肝硬化的机制目前认为主要有两种:一是功能性肝细胞的增殖和转化 , 二是通过旁分泌改善微环境 。
功能性肝细胞的增殖和转化:BMSC进入肝实质后 , 在微环境的刺激下一方面可分化为肝脏卵圆细胞 , 另一方面可直接分化为肝实质细胞、肝星状细胞和肌纤维母细胞 。
旁分泌作用:BMSC进入肝脏后 , 不论是发生细胞分化还是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 , 都离不开各种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参与 。这些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可激活肝祖细胞 , 从而抑制星状细胞激活并促进其凋亡 , 抑制损伤部位炎症的相关细胞增殖和迁移等 。目前发现参与旁分泌作用的因子主要有肝细胞生长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IL-10等 。每种细胞因子和介质的作用各不相同 , 彼此之间相互协调 , 共同参与抗纤维化作用 。
不同移植途径干细胞疗法治疗肝硬化研究案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不同干细胞移植途径治疗肝硬化
临床上BMSC治疗肝硬化时 , 细胞输入通道主要包括肝动脉、门静脉、外周静脉、肝内或脾内注射 。
肝动脉:肝动脉分为左右两支 , 血液从腹腔干经肝动脉直接进入肝内 。临床上肝动脉由于其重要的解剖原因 , 主要用于肝脏肿瘤介入治疗的通路 。在自体BMSC治疗肝硬化中 , 肝动脉也可作为细胞注入的通路 。
zhao等的一项关于干细胞治疗肝病的荟萃分析结果显示 , 经肝动脉输注干细胞更利于患者肝功能的改善 。Laio等在应用BMSC治疗肝硬化的临床试验中 , 选择经肝动脉输注干细胞 , 结果显示干细胞治疗组的患者在治疗后12周血清Alb、TBil等多项指标得到明显改善 。
门静脉:门静脉是肝门重要的脉管结构 , 胃肠道血液回流至肠系膜上静脉后汇入门静脉内 。在超声引导下穿刺门静脉 , 可直接注入干细胞 , 而且避开了肺部循环 。
Salama等在研究中对90例肝硬化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经门静脉注入干细胞 , 术后患者未发生肝门部胆管损伤、出血等并发症 。试验结果表明门静脉输注BMSC后能明显改善肝硬化患肝功能 。
不同移植途径干细胞疗法治疗肝硬化研究案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外周静脉:外周静脉是临床治疗时应用最为广泛的输注通道 , 其操作简单方便 , 普通病房即可完成 , 且并发症少 。因此外周静脉也可以作为BMSC输注通路之一 。
王等人在进行一项自体BMSC治疗肝硬化的随机对照研究中 , 试验组患者均通过肘部静脉输注自体BMSC , 结果表明经外周静脉输注BMSC后可以一定程度改善患者肝功能 。
肝内或脾内注射:除了上述通路外 , 也有学者提出将干细胞直接注入肝脏或脾脏内 。国内外已有动物实验表明直接经脾脏或肝脏注射干细胞可以改善肝功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