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奥运会 来自美国队的恐惧:看起来苏联人又要再来一次了……
[文字/观察者网络专栏作家扬基]
苏联男篮对美的恐惧真的不是编出来的
看过电影《杀死慕尼黑》后,部分篮球迷觉得很难认同这部电影前半部分强烈展现的“苏联篮球怕美”。原因是在1972年之前的近10年里,虽然苏联在面对美国的时候赢的少输的多,但看起来比分差距不是很大,而且往往是一两分,1964年奥运会只输了14分。但与冷战时期其他领域的比赛不同,在苏美男篮比赛中,美国有一个特殊的情况——因为商业联盟下的职业球员国际篮联(FIBA)长期不允许NBA参加奥运会和男篮世锦赛,所以美国无法打出最强阵容。
虽然美国奥运队的大学生也是经过精心挑选的,而且大部分后来都成了NBA球员,但是他们的实力是无法和现在的NBA球员相比的。而且需要注意的是,篮球世锦赛(后更名为世界杯)的地位早已不如奥运会,这使得美国在冷战时期的世锦赛含金量更低。
文章图片
在1972年的奥运会上,即使没有比尔·沃顿和J博士这两位本可以为美国效力的大学巨星,美国男子篮球队仍然非常强大。图中5号是道格·柯林斯,1973年NBA选秀状元,在电影和现实中都给苏联队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1970年世锦赛,大部分球员后来连一场正式的NBA比赛都打不上的“美国旅游队”,可以让进攻主力苏联队讨厌3分;然后面对一个当时满脑子美国大学篮球的领袖,后来12个人里有10个进了NBA,苏联队还是以1970年队为队准备1972年奥运会。为了让气氛对观众有吸引力,在影片中摆出一种夸张的“美女恐惧症”的姿态也是可以理解的。而编苏联国家队球员输给美国街球运动员的故事,是对职业运动员对抗能力的误解。
另外,在那个时代的篮球比赛中,“赢巨人赢天下”是普遍适用的。在1972年的美国队中,不仅有电影中的主要黑人中锋德怀特·琼斯,他身高208厘米,强壮而令人印象深刻,而且还有后来进入NBA的汤米·布列辛和汤姆·麦克米兰坐在板凳上。相比之下,当时苏联的主力中锋——身高207cm且近视的扎尔勒(Zalmuhavedov),以及身高205cm的亚历山大·别洛夫明显更矮;12号科瓦连科,队里身高210cm以上,不够强壮,上场时间不多。这就决定了苏联必须采取一种由快到高的打法,这就进一步增加了获胜的难度——一部英雄题材的电影,对手很弱。
虽然后来苏联男篮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半决赛中以NBA选秀冠军曼宁和后来成为NBA巨星的大卫罗宾逊击败了美国队;但是苏联第一次打破了美国对奥运会男篮金牌的垄断,这是后来辉煌的胜利所无法替代的(而且为半决赛拍片子似乎也太刻意了)——当然,不拍1988应该还有其他原因,后面会提到。
文章图片
当时实力最盛的苏联男篮几乎率先压制对手,毫无争议地以82-76击败美国,最终以76-63击败南斯拉夫,再次夺得金牌
【俄罗斯奥运会 来自美国队的恐惧:看起来苏联人又要再来一次了……】与其编,不如把苏联队长编成汉奸
南斯拉夫男篮,有很多后来进入NBA的球员,实力很强。在世锦赛和奥运会(包括首尔奥运会小组赛)上多次被苏联击败。就连美国也在世锦赛上输给了这支星光熠熠队。然而,南斯拉夫解体前后篮球的悲惨境遇不可避免地掺杂着民族矛盾。库科奇、彼得罗维奇、拉德加、迪瓦茨,这些同样在NBA出名的人,一直影响着今天在NBA打拼的努尔基奇和约基奇。
也许电影创作团队对斯拉夫民族经历的悲剧印象太深;也许他们还在担心立陶宛人马修·列昂尼斯、库廷尼蒂斯、萨博尼斯(1988年奥运会苏联队平均分前三)没有参加1990年苏联世锦赛导致苏联在决赛中被南斯拉夫复仇的故事——大概这也是他们选择1972年而不是1988年投篮的重要原因;这也是他们在1972年刻意表达苏联队矛盾的原因。
推荐阅读
- 来自老队友的痛击,theshy打趣阿水
- 健康科普:来自幽门螺旋杆菌的自述→
- 一份来自“糖妈妈”的特殊快递
- 原神:“俄罗斯人气榜引争议”!胡桃无缘TOP10
- 赠君星河,暖心陪伴!请查收来自威海的晚安祝福~
- 6幅来自Minecraft玩家的“视觉错误”画面
- 梁静茹:女人的力量来自哪里?
- 俄罗斯狙击手荣登hltvtop20年度选手榜单
- 女人的安全感来自于哪里?其实真的很简单
- 疫情当前 担当作为——消化内窥镜室成功救治一名来自管控区域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