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导演电影 导演干货 | 姜文电影的视听风格特点

自导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姜文被《时代》杂志评为“1995年世界十大最佳电影”。抗日战争电影《鬼子来了》获得2000年第5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2010年底上映的贺岁电影《让子弹飞》创造了国产电影票房新纪录,获得了20多个国产奖项。姜文导演的性格和气质影响了电影的特点和风格,逐渐成为他电影作品的标志,进而得到业界和观众的认可。本文将分享姜文的试听风格。

姜文导演电影 导演干货 | 姜文电影的视听风格特点


文章图片

01
使用了大量的小场景
电影场景的主观性很强,体现了创作者和观众的关系,即创作者是“告诉你看什么”还是“看你想看的”。布景元素的运用直接决定了影片的风格特征。姜文电影大量运用特写、特写等小场景,强调、夸张、放大对象,突出其戏剧性特征。
《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有很多特写,比如米兰的笑脸,腿和脚,马晓军的手翻抽屉等等。,体现了少年视角。《鬼子来了》开头,日本军官的军鞋特写和天与日的旗帜简单说明了人物的身份。很多室内对话起到了稀释背景和镜头存在感的作用。镜头随着不同人物的言语移动,没有正面或负面的打斗。通过不同的拍摄角度和光线来区分主次。《太阳照常升起》占据了大部分小场面,疯妈妈的脚、林医生摸屁股、食堂女工的手掐脸等场面加强了气氛,而很多室内的交流冲淡了背景。《让子弹飞》的全景图很少,所有的叙事几乎都是近距离完成的。特写闹钟、惊堂木、枪,能迅速让观众抓住关键的东西。这些特写镜头形成的节奏感,在影片中营造出一种强大的视觉节奏基调。
望远镜多次作为缩短与被观察人距离的工具出现。《晴天》中,用望远镜观察胡老师,发现米兰的照片后,用望远镜仔细观察;在《让子弹飞》中,黄四郎喜欢用望远镜观察的一个行人,张杀死假黄四郎的重要一幕也通过黄四郎的望远镜严密展示出来。

姜文导演电影 导演干货 | 姜文电影的视听风格特点


文章图片

【姜文导演电影 导演干货 | 姜文电影的视听风格特点】02
象征性颜色
姜文电影中,色彩不仅具有刻画人物、渲染情感的功能,还直接承担着表达导演立场、构建电影整体风格的功能。他不按逻辑玩牌,突破了颜色固有的表意系统。主观色彩的应用超越了自然材料的原始形式,上升到有意义的造型效果。
就地方色彩而言。橙色是姜文电影中常用的颜色。它温暖、热情、充满活力,也夹杂着一种繁华落寞的感觉。《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总有过于明亮的阳光和烈日般的灯光、蜡烛和火焰;《太阳照常升起》戈壁沙漠的日落黄昏;《让子弹飞》中笼罩在阳光中的鹅城。红色让人感觉温暖,危险,诱惑。《晴天》开头的红绫红旗红鼓,《让子弹飞》里的红色泳衣,红色火锅,红色山城,红色枕头和溅起的血,《鬼子来了》结尾的血红色;白色象征纯洁。比如米兰的白衬衫,疯狂妈妈的石头做的白色小屋。
色调偏向暖色。《阳光灿烂的日子》使用了大量过度曝光的暖橙,而《太阳照常升起》在大空间依然使用暖色,但比《阳光灿烂的日子》更丰富、更饱满。影片的色调由暖到热,营造出梦幻般的意境,充分展现了人物心理感受的纯粹与激烈。《让子弹飞》整体色调略暗,光照依然给人温暖浪漫的感觉,符合影片肆意狂欢的氛围。

姜文导演电影 导演干货 | 姜文电影的视听风格特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