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明 织金杨家马店和织金马帮

杨的马店在北街,面对大水沟路口。
杨家马店有五栋木屋,三层临街,是北街最高的房子。三楼建好的那天,按照织金的习俗,撒上“梁巴”,很多人都去观看。只见红绸飘散,鞭炮齐鸣,那位先生站在中柱大梁上,拿起梁,嘴里念着《庙堂》:
高粱糯米,高粱糯米,主人家儿孙中的冠军;
爬第一川到二川,主人家儿孙成高官;
爬上三川到梁头,成为主人家儿孙中的附庸。
话音刚落,一根横梁和铜钱洒了下来,人们惊呼起来,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去争。
杨家马店老板杨玉章,是一位湖南籍的织金商人。当时织金北街最有名的美女有两个,一个是陈八娘,一个是“大白菜”。“小白菜”其实叫陈。因为它的美,找不到合适的比喻,所以用了传说中的人物。看中了陈。因为陈没有兄弟,他答应过继岳父入赘,并建了杨的招待所来经营马店。
马店不仅要有马居住,还要有马车夫。杨家有十六个马棚。除了王守玉家的马店和浩头的一些人家,杨家的马店在当时也是大到可以织金了。
杨玉章死后,邢岫田的杨少华接替了杨玉章的收养家庭。陈继续经营着杨家马店,由于他的善良和热情,杨家马店越来越受欢迎,成为南来北往商队最喜欢的地方。杨少华组织商队往返于云南、缅甸和织金之间。
织金商队有十多二十匹马,三十多四十匹马。马帮中的马夫叫“马哥”,带领队伍的马哥叫“马哥头”,马哥头通常会选择有经验、有影响力的人作为领队。房车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个人房车,另一种是合伙房车。个人大篷车由一人投资,投资人负责马匹和费用。请来马可,如王守玉的“侯勇·常艳”商队;合伙开商队时,马尔科带了自己的马加入,或多或少,成比例。马可的头也由马多或能力强的人来服务。
有盐、布、土特产等等。每个马可都有一个皮包肚,腰上绑着一根皮烟杆。他还必须带上燧石、钢镰、火草和吹管,才能在中间生火。
由于路途遥远,环境复杂,商队只能在荒山中过夜。没有火是不可能做饭、取暖和抽烟的。最好的生火方法是最原始的。
弗林特在河边很容易找到。它有黑色和棕色两种。它质地坚硬,具有渗透性和蜂窝状。检验是不是燧石的方法是找两块一模一样的鹅卵石摩擦,跳出火花,这就是燧石。
钢镰刀是铁匠铺里的铁做的,呈U型。好的钢镰刀,必须反复锤炼,多次淬火。所以大篷车有句行话“价就是价,钢就是钢”,说明一个好钢的价格是有很大差别的。
火草一般生长在荒地上,白色蓬松。它的外观与当地的可食用毛皮相同,但更具弹性。收集新鲜火草,放在太阳下或烤箱中晒干,揉成丝绒状,成为可用的火草。
火筒细长,可以用铜或铁制成。
点火时,将火草放在火石上,用镰刀在火石上摩擦,使火花在火草上跳跃。火草燃烧时,放在细小的柴火下面,用火把轻轻吹,直到柴火燃烧。
大篷车里有两样东西是不能缺少的,一个是穿衣服,一个是戴帽子。穿的衣服可以分为毛毯、毛毡或麻。毯子由动物毛制成,动物毛由大麻、棉花和动物毛混合而成,而大麻则由棕色等不易腐烂的植物编织而成。不管是毯子、毛毡还是蓑衣,都做得很厚,可以用来挡雨、保暖,更重要的是可以防潮。当你呆在野外,当你躺在地下,当你穿上衣服,你就变成了床垫和被子。
帽子又称帽子,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草帽”,另一类是“米帽”。草帽是麦秸做的,竹条是做竹帽用的。毛帽有两层,上层用薄竹片编织而成,紧密无缝。下层及其周边用较粗的竹条衬托,起到稳定作用,编织稀疏。毛帽做好之后,一定要涂上桐油,这样才不会漏。涂上桐油后,毛帽变成金黄色。因其经久耐用,成为织金大篷车的首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