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朝 Yamy事件中 徐明朝才是那个“穿着新衣的皇帝”( 二 )


随后的独白里,徐明朝虽然提出不少问题,但大多都立刻自问自答,最终将一场公司会议变成完全个人观点的输出。而与会者们也从最初的有意参与,变作寥寥无几的附和,到最后完全不发声。
这样,徐明朝不仅垄断了表达意见的渠道,还垄断了对事件本身价值的判断权——他咄咄逼人的阐述和不打断任何人的态度,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傲慢的“人说教”。

《爱教书的男人》一书的作者丽贝卡·索尼有力地证明了男性是如何长期占据传教士和法官的位置的,与之相对应的是,女性的声音和观点被认为是无足轻重的,甚至是不可靠的,这导致了女性几千年来的被动沉默。
更有趣的是,他有关审美的讨论和一系列举措透露出了两个潜在逻辑:1)市场上存在一套不可挑战、接近客观的审美标准;2)他个人的审美标准即代表大众,他就是那个负责“喊破皇帝新衣的孩子”。
因此,徐明朝将自己极端偏颇的霸权美学视为不可否认的“事实”,错误地认为它具有普遍性,并强行将其强加于每一个持不同政见者。
徐明朝的“男士说教”背后透露着一种过度自信,甚至自恋——他将自己看作是传递真相的使者,在讲到自己“并没有当着Yamy的面讲过Yamy丑,但是我忍不下去了”时,不仅没有流露出抱歉的情绪,反而暗暗归责他人不像他一样敢于道出“真相”。
这个居高临下的人的说教也体现在徐明朝管教下属的话语中:因为公司给了艺人“选择的权利”,作为交换,公司也应该有他们的“绝对服从”——徐明朝一口咬定这是“解决事情的根本”。
【徐明朝 Yamy事件中 徐明朝才是那个“穿着新衣的皇帝”】
与管理下属相比,这更像是一种无形的暴力和剥削:艺术家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迫屈服于不公平的归责体系;Yamy变得“没有自己的特色”,人们的设计“崩塌”,没有人喜欢,这些都是她“不听话”造成的祸根,都是她的错。
徐明朝话语中影射的逻辑让人不寒而栗——既然我已经给了你好处,你就得让我无条件支配你。
这种逻辑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了。
被控诉性侵李星星的时候,鲍某明辩解自己供养女读书和生活,“是这个世界上对她最好的人”;又比如,尽管尽心尽力打点家务事,家庭主妇们却还是会陷入“必须完全服从丈夫,因为是他赚钱养家”的窘迫。
由此可见,这种逻辑实际上是一个尚未摆脱父权价值的社会的缩影。偏见和权力的勾结使情况更加复杂和困难。
徐明朝本人积重难返的父权理念,加之强权主义的管理方式,也就解释了他大言不惭地对Yamy进行人身攻击,却依然理直气壮的原因。
然而,这就是问题所在:那个声称弄坏了皇帝新衣的孩子,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可能就是穿新衣的皇帝。
“绝对服从”带来的并不是公众认可,而是在权力压迫下的集体失语。
3.
幕前和幕后:大众文化向两性平权迈进了吗?
纵观时代变迁,无论是《创造101》的大火,还是最近热播的《乘风破浪的姐姐》,平心而论,比起90年代或者21世纪初,社会对于女性的定义标准和偶像的概念确实放宽了不少。
得益于近年来大量女权运动在全球范围内的掀起,例如从17年开始的#MeToo运动、18年韩国女性发起的“脱掉束身衣”运动在他的着作《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里就有一个着名的社会舞台论,他认为每个人都在幕前扮演别人为其定义的角色,而在幕后表现真实的自己。
这种言说部分的对立造成了人性与社会的戏剧性,但也为解构社会及其意义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在Yamy事件中,极度严肃的内部会议录音曝光于公众视线,是从“幕后”走向“幕前”的绝佳例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