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人 百岁简庆福的摄影人生:看他镜头下的“画意摄影”与中国风格( 二 )
简庆福之所以最依恋黄山,与早年海派艺术的浸润有关。他在摄影创作中还融合了纪实摄影和艺术摄影。
剑青赋,水波的旋律
1953年在香港沙田和大埔之间的吐露港拍摄的《水波的旋律》,把船行的波涛作为画面的形式结构,使作品中点、线、面结合得有序而不失生动,展示了黑白摄影表现光影的魅力。此作发表和展出后,引起了巨大反响,获1954年香港国际沙龙摄影展览金奖。也改变了这项历史悠久的影展的金奖一直为洋人垄断的局面。从此“简庆福”的名字走向了世界。
简庆福《泛舟静待美人归》
1956年摄于香港的《泛舟且待佳人归》是《水波的旋律》的姐妹篇,不同的是它利用平如镜面的湖水倒影,表现出优雅的恬静。从画面影调结构看,有其耐人寻味的情趣。画面中两艘小船相近停泊在码头边,不由使人联想起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诗境。这种“诗境”源于他熟读唐诗宋词,热衷于中国字画,使摄影作品洋溢着东方神韵。
简庆福,快乐农家
简庆福,奔跑在自由的路上
探索摄影,热衷慈善
简庆福的摄影作品不仅是黑白的,还在“彩画”展厅呈现了简老的彩色摄影和数码摄影。从暗室修图到电脑P图,也说明了简庆福从来没有排斥过新的物体和技术。在摄影方面,他很早就使用数码相机,他的儿子简·郭明也在计算机技术方面给了他父亲一些帮助。
简庆福开始了彩色摄影,源于1959年简庆福与张汝钊等三人联合举办香港首次彩色摄影展览。他以画家的眼光取景、构图、掌握光影和色彩的变化,捕捉转瞬即逝的摄影良机,如同印象派作品在用光、用色中体现自我的主观意识,使作品摆脱了对被摄对象的纯自然摹写,渗透入自己的情绪感受。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改革开放初期,受“摄影要为旅游开路”的启发,简庆福开始用相机拍摄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去了黄山、桂林,不停地拍水乡。
1979年冬,“香港摄影家简庆福摄影展”在广州、上海和北京巡回展出,给中国大陆影坛带来耳目—新的感受,他展出的102幅摄影中,传承和发扬了20世纪30年代由郎静山、刘旭沧等创导的海派“画意摄影”,既有西方表现自我,抒发个人情感唯美的风格,又延续了诗情画意的中国画传统韵味。当时国内的彩色摄影还刚起步,摄影家们用彩色胶卷创作,还未得要领,简庆福组织力量,在上海开办了彩色摄影技术培训班,促进了彩色摄影的普及。
简庆福《雁南飞》
剑青赋,天地
除了摄影外,简庆福对年轻艺术家也多有提携,据从小在简庆福身边长大的陈耀王回忆,有一次简庆福在锦江饭店看到一幅字,写得非常好,就打听作者,后来知道作者是周慧珺,是一个腿脚不便的女孩子。简庆福到她当时所住的福州路上的小阁楼拜访,还牵线为其在香港办展。这也就是为什么展览中很多简庆福的彩色作品中,有周慧珺的题字。
除了上面提到的捐赠之外,展览中还有一件作品叫《山河如画》,曾经是泰空的杰作,简庆富还将其捐赠给了中国摄影家协会、国家博物馆等相关单位。这部作品是在云南东川拍摄的。这部作品的背后,可能有无数个老人的心路历程和无尽的努力。
简庆福《坚强而强烈》
为了摄影,简庆福奔走在五洲四海、大江南北,行迹荒山野林、出没边陲村寨,深入不毛戈壁和世俗市井。且始终在作品中有所改进和突破,他也不断尝试新技术。
比如《强烈的激情》是2002年简庆福在日本拍摄的纸质照片。它有中国文化的魅力,但是在拍摄何铭的场景时,虽然运动被捕捉到了,但是鹤群的布局参差不齐,画面失去了平衡。活动结束后,用电脑换了几张其他的。
推荐阅读
- 静坐一晌,收摄心神
- 喝山泉吃番茄,百岁老人长寿有招!
- 摄影采风 记录乡村振兴风貌
- 生于1917!日照这位百岁老人过生日!一个习惯保持了80多年
- 近百岁老人杨振宁:允许娇妻改嫁,但不能分割财产,为什么?
- 百岁人生不是梦:探寻长寿之道
- ruler生日当天完成的宣传片拍摄!一起来看看幕后花絮照吧!
- 《破釜沉舟》新召唤兽曝光觉醒涂山雪造型美艳堪称摄人心魄
- 梦幻西游:摄妖香的时间被延长
- 《柳叶刀》颠覆性研究:摄入更多脂肪,竟能降低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