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图 米友仁《潇湘图》小考( 二 )


这个“卫青”印章我在其他传世书画中没有见过,但在一些古籍和印章记载中可以找到一些线索。据文献记载,元代时陆有仁被赐“卫青”之名,当时太不华、于吉、吴来、解立思、王逸等文人皆有诗,被引为临时事件。从元人诗文的描写中可以看出,陆有仁所藏“卫青”印章为白玉制,印章钮为潘密牛叫,印章为《妙传》。这些元代写诗的文人应该确信这枚印章是汉的印章,但他们却是在试探汉代的印章制度。《汉书·旧仪》记载:“皇帝六印皆白玉老虎新...皇后玉玺,文字同皇帝,皇后玉玺,金虎新。”汉代白宇盘符纽扣规格极高,可供帝王使用。卢友仁藏的卫青印,明显是假印。

潇湘图 米友仁《潇湘图》小考


文章图片

图10六年版《汉晋篆图》中卫
明代主编的《鉴赏汇编》第二版,保存了陆《卫青》印本的大体图案。在《图册》中,吴孟思临摹的印章上有此“卫青”印,并附有解释:“卫青玉印版上有武县卢友仁的白玉印,其文为卫青、临川王顺波。吴孟思和卢友仁是同时代的人,有交往。吴孟思复制的印章是可靠的。《潇湘图》中的“卫青”印,无论是风格特征还是布局结构,都与《汉晋篆图》中陆有仁曾收藏、吴孟斯临摹的卫青印基本相同。回顾陆有仁的《雁北杂志》,我们记录了一段关于“慧远作长山长云”的话,与《潇湘图》后的后记相同。陆右任很可能看过潇湘地图,但这枚“卫青”印章,其心放在右下角,仍然是陆之放的印章。

潇湘图 米友仁《潇湘图》小考


文章图片

图11潇湘地图接缝处的“布施”印章
《潇湘图》中还有一个“布施”白印,常见于《潇湘图》的画心和各跋的拼接。“不史燚石”作为一枚缝衣印章,最晚出现在王毅的《潇湘图考》中,从此再未见到。在卷纸后的拖纸中,封口在接纸的底部,位置非常规则。至于印章“布依石石”的主人,笔者认为这枚印章属于王义。王逸,“洪武初以布召元史,赐金币寄还,寻迁翰林,与母老乞养”,其中一个“布侍”就是从以布召元史之事而来。于凤青《题跋书画》曾记载,宋代工洛小画后的王逸题跋为“蜀郡郭旺”,背面有“长朱总文”和“不史燚石石”两枚印章。表明“不史燚石”归属的更强有力的证据是,在潇湘图考之初也发现了这枚印章,这说明这枚印章确实是王义的印章。王逸能够在每一个关节上盖章,并作出长文来详细考察这幅画,证明他不仅是潇湘图的欣赏者,还是一个收藏家。
对《文瑞书》《献尹智堂》《卫青》《卜史燚氏》印章的讨论,可以为元代和明初潇湘地图的研究和收集过程做注脚。张炎、王毅等人甚至应该收藏这张地图。除了上述印章外,《潇湘图》中印章印章的时间和归属还存在一些疑问,包括《孟梦》、《天真传家》、《泰水冰子》、《周广汉印》等,需要进一步研究。
四幅画的历史记录和流传顺序
《潇湘图》的记载集中在明清时期。绘画巨作《潇湘图》或《潇湘白云图》,张丑的《清河书画船》称其为“潇湘趣味图”。有记载的古籍有赵的《铁网珊瑚》、的《清河书画船》、王克玉的《珊瑚网》、于凤卿的《书画题记》、孙凤的《孙氏书画笔记》、吴胜的《大观录》、边永玉的《格调古堂书画集》、安奇的《墨园观》、顾复的《书谱》
审查记录中的铭文,大致符合《潇湘图》的实际铭文顺序和内容,应为同卷。安奇的《磨环关晖》中提到“后慧远戏写四字,左下角标有慧远白字”,字画左下角有“慧远”的印痕,今因泛滥已不能见。记载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出入,张丑《清河书原》称之为“短卷”。但潇湘图画心近三米,配短卷似乎不太合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