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可以不被家庭伤害,我宁可不要这亲情……” || 渡过父母学堂( 二 )


“嗯……”
“当你想起父母时 , 你想到什么?”
“我就记得 , 当我下定决心不跟家里人联系 , 他们的电话不接 , 短信不回 , 过年的时候我妈给我发了一条信息 , 她叫我的小名 , 说你难道不想妈妈吗?妈妈想你了 。当看到我妈这条消息的时候 , 我当时一下子崩溃了 , 感觉大半年的心理建设全部都没了 , 痛苦又绝望”
说着 , 女孩的声音不自觉的颤抖起来 , 眼中噙着泪水 , 但表情努力保持着无所谓的状态 。
“我看到你提到这件事的时候流泪了 , 是什么触动了你?”
“就感觉自己被绑架了 , 我渴望原生家庭的温暖 , 渴望父母对我包容 , 渴望得到其他朋友那样的亲子关系 。我之前一直告诉自己不可能 , 在这个家里得不到的 , 在这个家里只有伤害 。我下定决心离开家 , 但我发现其实我依旧留恋那个家 , 以至于我妈问难道我不想妈妈吗的时候 , 我脑海中其实有个声音在说:想 。我鄙视自己 , 就像新闻里看到的被家暴的妻子总是想要回到暴虐丈夫身边那样 , 我觉得这样一个软弱的我真的太无能了 , 这样的思念会变成我的弱点”
“谁会攻击你的弱点呢?”
一段长时间的沉默之后 , 女孩低下头:“我父母”
“你好像觉得自己对亲情的需要会成为父母伤害你的理由”
“他们总是说我为你付出了这么多你难道这点小事都要计较?好像亲情是一桩强买强卖的买卖 , 我想要获得亲情关爱 , 就必须默默承受这些伤害 。那我如果对亲情没有需要 , 是不是就可以避免伤害?”
说到这里 , 女孩放声痛哭起来 。
02
又爱又恨的矛盾
如果你将自己代入到这个女孩的父母 , 我猜测你可能会有一些想要“劝说”的想法 , 比如这个女孩对于亲情的理解 , 比如这个女孩极端的斩断亲子关系的做法等 , 也许你的家中也有这样一个类似的孩子 , 他们虽然在家 , 但是也不与父母交流 , 他们不想要靠父母太近 , 不愿意与父母亲近 。
孩子真的可以不需要父母吗?
孩子当然需要父母 , 这个答案是无疑的 。无论从生理发展角度还是心理发展角度 , 孩子都需要父母的养育与支持 。
那么为何孩子会选择斩断这样的需要呢?
心理动力学中的客体关系理论很好的解释了这一点 。
“只要可以不被家庭伤害,我宁可不要这亲情……” || 渡过父母学堂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图源:豆瓣
客体关系理论认为 , 在小婴儿眼中人要么是好的要么是坏的 , 其特征是全或无的属性 。小婴儿眼中的妈妈给TA喂奶时是好妈妈 , 听不懂TA哭声时是坏妈妈 。这导致婴儿对母亲爱恨交加 , 但是婴儿认知能力限制被爱恋和憎恨不能同时发生 , 因为婴儿还不能将母亲看成一个完整的人 , 在这样的情况下 , 婴儿呈现出偏执-分裂的表现状态 , 在婴儿眼中 , TA爱的是好妈妈 , 攻击的是坏妈妈 , 这是两个人 。
但是当婴儿长大了 , 开始能够处理复杂情绪时 , 就要学会处理矛盾情绪 , 即我对一个人又爱又恨怎么办?
在这个部分 , 婴儿发现自己要攻击对自己好的人 , 这种仇恨和破坏冲动使得婴儿害怕自己会毁灭和失去母亲 , 从而陷入抑郁性心态 。攻击爱自己的人这件事对小婴儿来说是内疚且自责的 , 小婴儿要处理这样的危机有时候会退行 , 也就是统一对父母的态度 , 消除矛盾 。
这就是故事中女孩身边人常对她说的那句:“他们是爸妈养你不容易 , 这些小事就不能宽容一点原谅他们吗?”
这样的做法 , 将父母的形象 , 从矛盾又爱又恨的 , 转化到“偏执分裂”状态:别恨父母 。如果孩子能够做到这一点 , 内心也就不会痛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