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人的生活 《我们15个》:窥视他人的生活( 三 )


播放:72723
来源:视频
第21集:老刘飙泪退出憾别平顶关闭自动播放相关专辑推荐视频:收起视频 正在播放

他人的生活 《我们15个》:窥视他人的生活


文章图片

15名居民住在平屋顶
娱乐特辑9年前,一部德国电影《别人的生活》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特工威斯曼的故事,他被命令监视别人的生活。在偷偷偷窥别人生活的过程中,他渐渐对别人的生活产生了兴趣,偷偷给被偷窥的人提供帮助。
> > >点击进入“我们的15”官网观看直播。点击查看第21集
与《别人的生活》中窥视别人生活的男主不同,《成为马尔科维奇》中的人可以超现实地进入美国著名演员约翰·马尔科维奇的脑海,窥视他的生活。在这部获得第72届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提名的影片中,木偶演员克雷格无意中发现,他工作的办公楼七层半的文件柜的门可以通向马尔科维奇的大脑,控制马尔科维奇的眼睛,窥视马尔科维奇的所有私生活。克雷格对这一发现感到兴奋,并将其视为一项受欢迎的“热门业务”,向那些蜂拥前来参观马尔科维奇大脑的窥视者收费15分钟。
偷看别人和被别人偷看,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潜在的心理动机。我们每个人都有关注他人和被他人关注的需要。而“别人的生活”让我们好奇,“我们的生活”在某种程度上也需要别人的关注。
这可以从视频策划的大型真人秀《我们15》中直观的反映出来。这个最早在荷兰制作播出的节目,是通过视频介绍的,报名参加海选的人数达到了10多万。这些热心的申请者,都在努力让自己有机会在120全高清摄像头,60麦克风的情况下生活一年,让自己成为人们偷窥的焦点。
不仅是急于报名的人是这样,有心事但没报名的人也是这样。节目播出后,我试着问身边的亲戚朋友:“要不要报名《我们15》?”绝大多数回答者的回答都可以收录在《思考!但是……”模板。更多的人因为害怕与世隔绝,生活太不方便;或者因为放弃现实生活需要长达一年的时间,所以不会踊跃报名,但“思考”也无妨。如果有一周的真人秀,估计积极报名的人数会突破也不是幻想。
心理学可以解释人内心渴望被别人窥视的动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高估自己和被他人关注的倾向,这就是所谓的“聚光灯效应”。比如你有了新发型,你会觉得室友注意到了你头发的变化,但实际上他们可能根本没有注意到。再比如,你在一次聚会上不小心打翻了一个盘子,你会认为聚会上的每个人都知道你有麻烦,但事实上,很少有人注意到你发生了什么。
人之所以会被别人高估自己的注意力,本质上反映的是想被偷窥的人隐藏的动机。随着社交网络的普及和发展,很多人热衷于分享自己的生活,甚至是一切:自拍、旅行、美食、朋友、态度等。,通过微信、微博、QQ空,在分享的同时,也希望被阅读、评论、表扬。正是因为人们被偷窥的隐秘动机,一些社交应用的应用催生了一个小行业:买卖粉丝。人们会为偷看和分享生活的粉丝买单;就算只买传说中的“僵尸粉丝”,有些人就算在虚拟窥探也愿意付出真金白银。

他人的生活 《我们15个》:窥视他人的生活


文章图片

【他人的生活 《我们15个》:窥视他人的生活】胖虎被蛇吓哭了
所以,虽然《成为马尔科维奇》意在讽刺作为被操纵的傀儡的人生的荒谬,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马尔科维奇未必不喜欢被窥视。他以自己的噱头出演了这部电影,并在电影中展示了包括秘密同性恋情结在内的各种隐私。马尔科维奇享受着被戏剧内外的观众偷窥的感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