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弦为什么不红 “网红鼻祖”沉珂复活 勾起那些年网络歌曲记忆( 三 )

< >
一大批歌手,如娱乐特写、沉默王等。,在推广自己的网络歌曲的同时,也通过QQ等传播渠道,成为拥有相当数量粉丝的网络偶像。
近年来,随着线上线下渠道的开通,线上歌曲与之前唱片公司发行的单曲已经没有身份区别。甚至现在的唱片公司已经把互联网当成了最重要的宣传平台。也可以说,这个时代的所有歌曲都具有网络歌曲的属性,网络歌曲的名字已经慢慢被神曲这个名字取代。
【后弦为什么不红 “网红鼻祖”沉珂复活 勾起那些年网络歌曲记忆】网络歌曲的“发财”是为了“面对”当时的主流音乐
我还记得,在2004年和2005年,当网络歌曲达到巅峰的时候,很多媒体和专业音乐人却没有那么吹毛求疵,无论是网络歌曲还是网络歌手都被批得体无完肤。
但很多音乐人在对网络歌曲嗤之以鼻的时候,其实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从音乐的角度来看,网络歌曲的流行恰恰与传统音乐产业的失败有关。
进入新千年后,中国乐坛也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以台湾乐坛为代表的周杰伦、陶喆、王力宏的强势崛起,宣告了一股国际音乐潮流的到来,同时也宣告了以李宗盛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情歌在早年的走向,开始逐渐退出舞台。80后甚至80后粉丝的出现,也让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了周杰伦等更酷更时尚的明星身上,而不是看起来有些传统的“四大天王”。
然而,国内流行音乐行业并没有抓住这一趋势变化的机遇。历史十字路口的迷茫也让他们专注于音乐,却忽略了粉丝这个市场群体的变化。仍然以70后粉丝为假想市场,这样制作的音乐自然很难被年轻粉丝接受。
正是在这个时候,网络歌曲的竞争对手以草根的方式与传统音乐行业展开了pK。后者表面上给人低俗廉价的印象,但不可否认的是,很多早期的草根歌手在网络歌曲的方式上大做文章。一是没钱,二是没人脉。他们能靠什么?取决于歌曲最本质的旋律,以及在主题和内容上与人的贴近度。虽然很多人把旋律看做是口水,因为它太流行了。但当时主流乐坛最大的问题是,很多音乐作品只注重技术而不注重人气,虽然歌手越来越愿意在包装和概念上花钱。然而,在资金集中于拍摄MV和发布公告的同时,却忽略了流行音乐本身的感性和流行性。
事实上,从目前来看,通过重新筛选那个时代的网络歌曲,我们可以发现一些作品,如刀郎的《2002年第一场雪》、庞龙的《两只蝴蝶》、凤凰传奇的《月亮之上》等歌曲,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庸俗。《月亮之上》《最炫国风》之类的歌甚至可以说这些歌都是以网络歌曲的名义流行起来的,其实是在给当时主流音乐行业一记耳光。
一方面是主流音乐行业本身的衰落,包括包装机制的僵化,音乐选择的审美老化。另一方面,网络歌曲的出现和流行自然离不开互联网的流通渠道。尤其是以QQ为代表的即时通讯工具的普及,网吧文化的诞生,也让流行音乐有了全新的媒介和流通。而这种媒介和流通反过来也影响了流行音乐的内在属性。就像校园民谣主要讲校园爱情,书人文,网歌想流传,自然符合网友口味。年轻一点的网民可以接受旋律朗朗上口,歌词容易记住,甚至内容低俗搞笑的作品。
后期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网络歌曲的病毒式传播扩大,导致了一些像王蓉这样的低俗单曲,集听觉和视觉于一身,只为抓住话题。如果你想批评网歌,请面对现实,去吧!
《大风俗》中隐藏网络歌曲两面性的音乐尝试
在网络歌曲领域,虽然有一些低俗的毒瘤,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完全否定网络歌曲,更不能抹杀所有用网络歌曲发布的作品。这个原理类似于摇滚和伪摇滚。不是所有玩摇滚的人都有很高的水平,很多只是摇滚炒家。同样,在主流乐坛,即使是商业偶像领域,也有一些自我激励的歌手和真诚优质的作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