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田久美子《善终守护师》深入探讨“什么是幸福死”

《庄子》的成语“善始善终” , 是中国人常说的一句话 , 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于生命结束时的祝愿 。但是 , 人们是否能在生命最后的时刻安详的告别?是否能尊重临终者最后的意愿让他们主动选择有尊严地离开 , 这是被现代化社会所忽略的问题 。
实际上 ,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很难选择自己如何死去 。尤其是在中国 , 死亡被认为是不能谈论的话题 , 很多人都会刻意避开死亡这个主题 , 这让很多国人在面对死亡或者面对亲属死亡时 , 难以接受 , 难以处理自己的情绪 。很多人选择在社会医疗的体制下以生命延续的名义 , 将临终者送进冰凉的医院 , 整天与器械为伴 , 与陌生的医师护士为伴 , 孤独地接受生命的最后一刻 。在最后时刻 , 对于临终者而言 , 他们的需求往往被家属所忽略 。家属不放弃最后一丁点希望选择相信医疗奇迹 , 而临终者却希望在最后一刻自己可以选择与这个世界的最后告别 。这种冲突之下 , 往往是以临终者孤独的接受而告终 , 最终换来的只是家属的心理安慰 。
日本人柴田久美子在自己对生死的感悟之上 , 投身于善终守护这项事业 , 并于2012年在日本创设“善终守护师”一职 , 专门致力于推广“死亡文化” , 并亲身实践“尊重本人期望的善终 , 以拥抱为临终者送行”的理念 。将临终关怀拉入人们的视野 。特蕾莎修女曾说:“即使人生有99%的不幸 , 临终时若能获得人生最后1%的幸福 , 这样的人生就算是幸福的 。”柴田久美子在这句话的鼓励下 , 立志要让所有临终者在被爱的氛围中辞世 。
《善终守护师》是一本柴田久美子以自己经历的案例为人们讲述善终守护的意义和操作的“说明书” 。父亲的死亡是柴田久美子从事善终守护的原点 。在她小学六年级时 , 父亲因胃癌即将离世 , 在父亲去世的那天 , 许多大人围绕着卧病在床的父亲 , 父亲跟每一个见他最后一面的人道谢 , 最后父亲握住久美子的手 , 微笑着对她说:“谢谢你 , 小久 。”自那次之后 , 柴田久美子体会到了死亡的动人 , 父亲的死亡教会了柴田久美子如何面对死亡 。
柴田久美子《善终守护师》深入探讨“什么是幸福死”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善终守护师》 [日]柴田久美子著 洪金珠译 中信出版社
在柴田久美子投入临终关怀事业的早期 , 日本并没有这种概念也没有这种职业 。她先去了一家高端养老院就职 , 但她发现 , 日本的养老院依赖于社会医疗体制 , 即使是养老院这种地方 , 在老人临终时就如同医院一样 , 老人家无法按自己的意愿善终 。很多老人最后只能凝视着天花板死去 , 这些与柴田朝夕相处的老人最后却这样死去 , 柴田在难过的同时更是想改变这种状态 。
柴田久美子在多年的实践下 , 总结出了善终守护师的四项重点工作:与临终者肌肤抚触;不断演练倾听、复述和沉默;不断以“没事 , 没关系!”来安慰临终者;与临终者“同步呼吸” 。这四项重点是基于大量的“临终送别”而总结出的行之有效的操作 。很多愿意尊重临终者的家属虽然可以选择让临终者自己选择善终 , 但脱离了社会医疗系统则显得手足无措不知道该干什么 。柴田久美子将善终守护师的工作重点写在书中 , 就是要让更多的人在尊重死亡的同时 , 知道自己还可以为临终者做些什么 。不要被自己的焦虑、内疚和不安所吞噬 , 听不到临终者真正的需求 。
在书中柴田久美子还深入探讨了什么是幸福死 。有的人希望死在自己熟悉而温暖的家中 , 有的人希望在樱花树下离世 , 有的则希望抱着吉他长眠 。可以说每个人有关幸福的场景都不一样 , 如何让临终者在最后时刻幸福的离去 , 柴田久美子提出了她的想法:有梦想;有人支持最后的生活;有自己做决定的自由 。这三点都具备 , 同时又能保持心理平衡 , 那么这个人就可以迎接自己幸福的临终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