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密克戎”病毒到底从何而来?主要有三种可能来源

奥密克戎毒株或含感冒病毒基因片段
蔓延速度如此之快 , 这是否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特点之一?这种变异株到底从哪来?随着研究人员的新发现 , 奥密克戎神秘面纱的一角似乎也在慢慢被触及 。
最近 ,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 , 变异新冠病毒奥密克戎毒株有至少一处变异由一种特殊基因片段导致 , 而且这个基因片段存在于其他多种病毒中 , 包括一种导致普通感冒的病毒 。
据路透社网站报道 , 研究人员发现 , 这个基因片段未在先前发现的几个版本新冠病毒中出现 , 却为其他多种病毒和人类基因组所有 , 其中包括导致普通感冒的冠状病毒HCoV-229E和导致艾滋病的HIV病毒 。研究人员认为 , 这一基因片段可能会令奥密克戎毒株逃脱人体免疫系统攻击 , 这意味着奥密克戎毒株可能更易传播 , 但感染者的症状更轻甚至无症状 。据了解 , 这篇研究报告近日在美国一家分享科研信息的非营利组织网站上发表 , 未经同行评议 。
目前全球尚无奥密克戎毒株传播力、致病力和免疫逃逸能力等方面的系统研究数据 , 仍需进一步研究了解 。
时间轴梳理“奥密克戎”发现过程关键节点
11月24日 , 南非首次向世卫组织报告发现一种新的新冠变异毒株 。
11月26日 , 世卫组织将该毒株定性为最高级别的“值得关切的变异株” , 并将其命名为“奥密克戎” 。
11月27日 , 意大利罗马儿童医院科研团队发布奥密克戎毒株的全球首张图片 。
图片显示 , 奥密克戎的刺突蛋白发生了32个突变 , 数量是德尔塔毒株的2倍 , 其中在病毒与人体细胞首次接触的部分“受体结合域”的突变达10个 , 是德尔塔毒株的5倍 。
之后短时间内 , “奥密克戎”在全球迅速蔓延 。截至目前 , 全球已有至少38个国家和地区报告发现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 。
专家:“奥密克戎”主要有三种可能的来源
奥密克戎毒株积累了很多突变 , 但在已知公开数据库中却找不到这些突变积累的任何证据 , 那么奥密克戎突变株到底是从哪来的呢?世界知名的病毒进化研究专家埃迪·霍姆斯认为 , 奥密克戎毒株主要有三种可能的来源 。
第一种可能是该毒株长期藏匿于南非 , 只是之前并未被发现;
第二种可能是新冠病毒在某地进入了动物体内并演变 , 后来人类又被感染;
第三种可能是早期毒株在某个免疫系统较弱者的人身上演变而来 。
图利奥·奥利韦拉 , 著名生物信息学家 , 也是南非疫情应对与创新中心的负责人 。正是他和同事发现了奥密克戎变异毒株 , 并报告给了世卫组织 。
早在今年6月 , 奥利韦拉的团队就曾在医学研究论文预印本发布平台medRxiv上发布了一篇研究报告 。报告显示 , 南非一名36岁的晚期艾滋病女性患者携带新冠病毒长达216天 , 在此期间 , 病毒在她体内发生了32次突变 , 包括13次关键的刺突蛋白突变 。
当时 , 奥利韦拉就曾呼吁称 ,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约有800万艾滋病毒携带者没有接受过治疗 , 其中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感染了艾滋病毒 。而这些人大多是年轻人 , 没有接种新冠疫苗 , 免疫系统脆弱 , 他们可能会“成为新冠变异毒株的制造工厂” 。
据统计 , 全球三分之二的艾滋病患者居住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 , 而南非是全球艾滋病最严重的国家 , 750万人口中 , 大约有20%是HIV病毒携带者 。然而 , 世卫组织的数据却显示 , 南非的新冠疫苗接种率仅为24% 。近期 , 奥利韦拉在一篇论文中进一步指出 , 疫苗注射率低也是导致病毒发生变异的原因之一 。
南非首次向世卫报告前 荷兰已现“奥密克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