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父之名 《因父之名》电影观后感( 二 )


作为一个法律系学生,看这部电影有一种非常深刻复杂的感觉。影片上映时,故事所呈现的案件全过程与中国的结案过程截然不同。无论英国司法体系多么黑暗,受害者仍然可以对它有信心,严格按照法律程序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用权利的武器与之对抗。另一方面,我们身边又有多少人面对同样的困境却以完全不同的方式解决?今天,随着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发展,不再是法制的完善和普及,也不再是对共同制度的伟大信仰。最直接的反应是“人脉”,对一个问题的最初反应是通过人际关系来解决。没有这种便利,你会觉得天上即使有师傅也救不了局面,会抱着“我是鱼换鱼”的心态。
越来越多的我们可以发现,一些法律制度的目的本来应该是服务于想要起诉的弱势群体,提供一个更便捷的途径和平台,比如人民群众的控诉。但现在的社会潮流已经逐渐改变了初衷,人们会想借助大众传媒宣传一些东西,从而引起相关领导的重视。最后,在公众的压力下,有关部门可能会妥善处理。但是这个过程真的正常正确吗?我们不能认同对方,但是慢慢接受了,习惯了。
【因父之名 《因父之名》电影观后感】不过退一步说,在感受到英国司法界黑暗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明白,中国在这方面从来没有不如别人。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案例,比如过去的赵琳、张志新,湖北的佘祥林,山西的聂树斌。因杀妻入狱11年后,佘祥林有幸等待妻子偶然归来,委屈未断;而聂书斌,在被枪毙十年后,才得以洗脱罪名。张家口刘谦原本有一个温暖幸福的家庭,但他平静稳定的生活被“意外的麻烦”打破了。1998年,他被控强奸未遂,被判处6年监禁。然而,刘谦和他的家人走上了不断抱怨的道路,直到2007年,被指控犯有强奸罪超过九年的刘谦才终于释怀。
面对这样层出不穷的冤假错案,我们不仅会痛哭流涕,还会疑惑,在没有足够的证据来判决罪与罚的情况下,法院依据什么给了这些人一些莫须有的罪名?这样的一系列冤案出现在公众视野中,说明中国黑手比英国差,司法形势不容乐观。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些因为正义的黑暗而遭受不公的受害者,付出了如此惨痛的代价,出狱后,他们的权利能否得到保障?我们谁也不能肯定地说我们能。在这部电影里,电影故事的主人公十五年后一无所有。正如帮助他们重获自由的加雷思·皮尔斯所说:“他们出来后没有钱,也没有帮助。因为信用缺失,他们连银行开户都有困难,更别说买房贷款了。他们不属于这里。”更可悲的是,剑桥犯罪研究所的精神分析学家已经诊断出,包括主人公格里·康伦在内的许多受害者都遭受了不可逆转的大脑和精神损伤,这种损伤可能会持续他们的余生,并影响他们的余生。我们之前没有经历过,所以无法想象作为旁观者,无法理解其中的辛酸。一个完整的家,一个雄心勃勃的年轻人,一个期待已久的未来,都放在一个铁笼子里。不知道这个事实会给人们带来什么样的认知,法律权威的下降,还是对现实的盲目接受,都是令人遗憾的结果。
反思之,我们现在,每天起床上课,抱着半认真的态度对待法律的学习,有时依然会憧憬自己化身为“正义女神”的场景,可是对法律知识的机械汲取,一丁点的实践储备,真的能够对这个社会的司法现状有很大的改变么?不能,至少说是百分八十的可能。任何一个时代的法制建设,都与其同时代的政治环境密不可分,很大程度上后者成了关键性的影响因素。每天抽空刷刷新闻,看看哪些国家又发生了误判、冤案,看看哪些国家的政坛又上演了闹剧,久而久之,我们或许会因为见得多了而变得更加麻木。我们很少从别人的自我反思中看到自己的不足,更不用说笼统思考我们的司法程序还存在哪些问题,这些离我们很遥远,遥远得有些“触不可及”,我们或许不会主动关注这样的环境下,司法公正的执行与行政和立法是否真的做到了分离,关注那些弱势群体的利益真的被保障了么?没有,因为我们尚未思考到这一层面,所以我们不能解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