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观察 人民日报连发三篇《体教融合新观察》( 四 )


重视师资建设提高教学水平
体教融合深入推进,学校体育教学水平和人才队伍建设也亟待提升。
王登峰认为,学校体育改革要按照“教学、勤练、常赛”的模式进行,这意味着学校体育需要更多的专业体育人才。《意见》提出,将大力培养体育教师和教练员队伍,主要包括畅通优秀退役运动员和教练员入校担任体育教师的渠道,在大中小学校设置专兼职教练员。
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副主席、中学生体育协会主席薛彦青表示,教练员培训是学生体育协会与单项运动协会合作的重要内容,“单项协会在高水平教练员方面有优势,帮助我们培养学生运动员,水平提升明显”。
清华大学体育部主任刘波说:“我们一些优秀的体育教师不仅从事教学工作,而且还是校队的教练员。他们的领先成绩也将作为评定职称的指标。这是对高水平教练的强调。”武汉体育学院教授刘认为,体育领域应该有自己的人才计划。“这将赋予体育教师和教练员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鼓励退役运动员、体育专业毕业生等人才走上体育教学岗位。”
在大中小学广泛设立教练员岗位,既是重视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有力举措,也是加强学生群体体育专项学习的重要方式。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教育发展研究院体育教研员车纯表示,在学校中设立教练员岗位,能够帮助学生进行体育专项学习。“学校设立教练员岗位,既可以聘用专职、兼职人员,也可以向社会购买服务。”车纯说。
同时,体育教师将在体教融合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的中坚力量。《意见》提出“选拔优秀体育教师参加各项运动技能训练,提升体育课和课余训练能力。”成都市青羊区教育学院体育教学研究员姜华认为,《意见》的颁布,可以激发体育教师的教学潜能,对促进校内外青少年体育训练大有裨益。

为融合注入活力
国庆期间,第二届上海市青少年三对三超级篮球赛在全市16个区进行了分区赛的角逐。这项赛事由上海市体育局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共同主办,今年有2168支球队近9000名青少年选手参赛。体教部门联动办赛,这样的尝试在上海并非首次。
日前,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打破壁垒,畅通渠道,更好地配置资源,在体教部门之间建立了新的发展体系,引发了更多期待。如何将各方资源有效转化为增量发展,需要更多探索。
整合资源
今年教师节,在清华附中,中国中学体育协会与中国田径协会正式签署《青少年田径运动发展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共同推进青少年竞赛、后备人才培养、教练员培养等制度建设。
《意见》指出,要“充分发挥单项协会的专业性、权威性,教育部学生体协积极配合,以足球、篮球、排球、冰雪等运动项目为引领,并根据项目特点和改革进展情况积极推进”。今年5月,中国大学生体协、中学生体协还同中国篮球协会共同签署《促进体教融合发展谅解备忘录》,在教练员的培训认证、整合竞赛体系等方面继续深化合作。
“像所有的单项协会一样,我们是体教融合的具体执行者,工作更顺畅。”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副主席、中学体育协会主席薛延庆说。中国田径协会副主席蔡勇说,在签署谅解备忘录的基础上,中国体育协会和中国田径协会还签署了《青少年教练员培训、竞赛和培训合作方案》。加强学校体育教师培训、共同举办中学年龄段田径比赛等具体方案即将实施。
在教练员培训认证方面,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加强合作,学校提供高水平学生运动员的大数据,以协会为平台,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的资源共享变得更加便捷。不仅如此,在上海市体育局原副局长郭蓓看来,实体化改革后的协会通过整合多方资源,并加以合理配置,能够在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工作中起到更深远的影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