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漉漉的空气挂在山谷里,不一会儿就下起雨来。朱文珍几日前刚帮母亲收完稻谷,这时他手撑着一把雨伞,左右摇晃着走在阿者科村湿滑的石板路上。村民背着刚打好的稻谷从梯田里归来,与他打招呼,互相说着哈尼族语言。一首哈尼族古歌教人敬畏自然。本报采访人员刁视频编辑实习生
对他和其他村民来说,这是一年最幸福的时节,稻谷丰收,鱼、鸭肥美,这些人工种养出来的农产品很快就能通过电商平台进入上海、北京等城里人的餐桌。
“今年是丰收年。”朱文珍说,“现在,通过手机的元阳电商平台,元阳梯田的红米等农产品可以卖到大城市。”
对哈尼族90后姑娘罗美花来说,她更期待再过两个月旅游旺季的到来。此前一直在外地打工的她,去年听说家乡要发展旅游就决心回来,如今在阿者科景区售票处上班的她讲着一口还不标准的普通话,却乐此不疲地给外来的游客做志愿讲解,分享哈尼族的传统文化。
“很多年轻人现在都愿意回来了。”罗美花说,在家乡可以照看孩子、老人,还能有份不错的固定收入。“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愿意回来。”罗美华说,她可以照顾家乡的孩子和老人,有很好的固定收入。
2019年9月9日,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哈尼梯田遗产区核心区,一场雨即将来临。本文图片均为本报采访人员严拍摄
阿者科村属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在这片靠近中越边境的隐秘之地,哈尼族1300多年来以梯田为生,在红河南岸茫茫的哀牢山深处,打造出一片活态的文化遗产。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哈尼族打造出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的农业生态系统,并通过“稻鱼鸭”种养模式让梯田创造出更多的经济产值,“阿者科计划”的打造让更多村民从保护一方山水中有了获得感,他们平日里穿着传统的民族服装,唱着哈尼古歌,言谈中无时无刻不在感恩这片土地的馈赠。
1300多年来,哈尼族创造了“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田有多高”的奇迹。2013年6月,元阳哈尼梯田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一处以国号命名的世界遗产。红河生态环境局元阳分局局长罗介绍元阳哈尼梯田生态保护情况。本报采访人员闫视频编辑刘宇文实习生程浩
2018年12月15日,哈尼梯田遗产区被授予第二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围绕生态为民、富民、惠民,这里呈现出“两山”转化的实践范本。
“稻鱼鸭”种养模式
从昆明出发,要开车7个多小时才能到达元阳县。汽车从红河谷地驶入哀牢山南岸,绵延不断的梯田突然出现在眼前——从山脚一直到海拔1800多米的高山。
秋天是水稻收获的季节。村民们弯腰在梯田里收割和脱粒。他们必须在下雨前把大米运回小屋。
哈尼族根据长期生产生活实践,探索出了独特的土地利用方式,形成了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的农业生态系统。“这与国家提出来的‘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高度地吻合。”云南省红河州生态环境局元阳分局局长罗成会说。
然而,由于特殊的地形和传统的人工耕作方式,哈尼梯田的农业产业徘徊在较低水平,村民的生活水平并没有得到提高。45岁的哈尼人李是遗产地核心区大峪塘村的村民。他家有2.5亩地。过去,亩产300多公斤的红米大米是全部收入来源。为了增加收入,他常年外出工作。
为了把人留住,增加村民收入,元阳县将哈尼梯田的保护利用、脱贫攻坚、产业发展、品牌打造相结合,推广“一水三用、一田多收、粮渔共作、强农富民”的“稻鱼鸭”种养模式。
推荐阅读
- 【节气小课堂】大寒,来云南吃花式糯食!
- 云南首例!昆医大附二院成功完成一例胰腺高难度微创手术
- 宜良烤鸭“烤”进昆明新螺蛳湾 祥云里烤麻鸭“皮脆肉嫩冠云南”
- 云南过年风俗有哪些 吃长菜灌香肠
- 力争建成云南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
- 云南大朝山东镇:冬玉米种植促增收
- 云南景谷凤山镇:如花般绽放的幸福日子
- 云南蒙自:土地流转焕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 云南昌宁:寒冬腊月种瓜忙
- 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云南弥渡这个村打响“股份农业”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