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立夏时节的风俗和由来
立夏养生要早睡早起 , 注意养阳 , 方能与万物生长之势相应 。因此 , 要避免大汗淋漓 , “过汗”伤阳 。还要保持愉快的心情 , 切勿发怒 。2021年立夏时节的风俗和由来有哪些你知道吗?一起来看看2021年立夏时节的风俗和由来 , 欢迎查阅!
文章插图
立夏的风俗
1立夏吃蛋
虽然全国各地立夏这天的传统食俗各有特色 , 但说起立夏那天最经典的食物就是“立夏蛋”了 。
每逢立夏 , 人们都要吃煮鸡蛋或咸鸭蛋 , 认为立夏吃鸡蛋能强健身体 。
立夏蛋 , 是立夏那天最经典的食物 。立夏前一天 , 家里就开始煮立夏蛋了 , 一般用茶叶末或胡桃壳煮 , 看着蛋壳慢慢变红 , 满屋香喷喷 。茶叶蛋应该趁热吃 , 吃时倒上好的绍酒 , 内洒些许细盐 , 酒香茶香 , 又香又入味 。
2斗蛋
斗蛋深得人民尤其是小孩子的喜爱 。母亲们为孩子准备好鸡蛋 , 一人一个网兜是少不了的 。把蛋放在网兜里 , 小孩子们挂在脖子上 。
蛋的种类可以是鸡蛋、鸭蛋或者鹅蛋 , 而且都要染成红色 , 显得特别喜庆 。斗蛋没有规则 , 但多数人在斗蛋之前都有口头协定 , 即是输方要把斗输的蛋献给胜方 。
3称人
”立夏之日的“称人”习俗主要流行于我国南方 , 起源于三国 。据说这一天称了体重之后 , 就不怕夏季炎热 , 不会消瘦 , 否则会有病灾缠身 。
相传孟获受诸葛亮之托 , 每年立夏来蜀探望后主阿斗 。后来 , 司马炎灭蜀掳走阿斗 , 而孟获不忘丞相之托 , 每年立夏仍带兵去洛阳看望阿斗 , 每次去都要称阿斗的重量 , 以验证阿斗是否被晋武帝亏待 。并且扬言如果亏待阿斗 , 就要起兵反晋 。晋武帝就在每年立夏这天 , 用糯米加豌豆煮成中饭给阿斗吃 。阿斗见豌豆糯米饭又糯又香 , 就加倍吃下 。孟获进城称人 , 每次都比上年重几斤 。阿斗有孟获立夏称人之举 , 晋武帝也不敢欺侮他 , 日子过得清静安乐 , 福寿双全 。
立夏的由来
“立夏吃蛋”的习俗由来已久 。俗话说:“立夏吃了蛋 , 热天不疰夏 。”相传从立夏这一天起 , 天气晴暖并渐渐炎热起来 , 许多人特别是小孩子会有身体疲劳四肢无力的感觉 , 食欲减退逐渐消瘦 , 称之为“疰夏” 。女娲娘娘告诉百姓 , 每年立夏之日 , 小孩子的胸前挂上煮熟的'鸡鸭鹅蛋 , 可避免疰夏 。因此 , 立夏节吃蛋的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 。
古人认为 , 鸡蛋圆圆溜溜 , 象征生活之圆满 , 立夏日吃鸡蛋能祈祷夏日之平安 , 经受“疰夏”的考验 。立夏日一般在农历的四月 , “四月鸡蛋贱如菜” , 人们把鸡蛋放入吃剩的“七家茶”中煮烧就成了“茶叶蛋” 。后来人们又改进煮烧方法 , 在“七家茶”中添入茴香、肉卤、桂皮、姜末 , 从此 , 茶叶蛋不再是立夏的节候食品 , 而成为我国传统小吃之一 。
关于立夏的由来和习俗我就说到这 , 作为一名炎黄子孙 , 我们有责任有义务继承我们中化民族的传统 , 熟知传统节日 , 我们今年可以好好过一过“立夏”节 , 一起体味“立夏”的味道 。
立夏习俗有哪些
鼎边糊
【2021年立夏时节的风俗和由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夏 , 四月节 。立字解见春 。夏 , 假也 。物至此时皆假大也 。”
在天文学上 , 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 , 是夏天的开始 。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 , 炎暑将临 , 雷雨增多 , 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
立夏习俗:立夏吃蛋
虽然全国各地立夏这天的传统食俗各有特色 , 但说起立夏那天最经典的食物就是“立夏蛋”了 。立夏前一天 , 很多人家里就开始煮“立夏蛋”了 , 一般用茶叶末或胡桃壳煮 , 看着蛋壳慢慢变红 , 满屋香喷喷 。茶叶蛋应该趁热吃 , 吃时倒上好的酒 , 内洒些许细盐 , 酒香茶香 , 又香又入味 。
“立夏吃蛋”的习俗由来已久 。俗话说:“立夏吃了蛋 , 热天不疰夏 。”相传从立夏这一天起 , 天气晴暖并渐渐炎热起来 , 许多人特别是小孩子会有身体疲劳四肢无力的感觉 , 食欲减退逐渐消瘦 , 称之为“疰夏” 。女娲娘娘告诉百姓 , 每年立夏之日 , 小孩子的胸前挂上煮熟的鸡鸭鹅蛋 , 可避免疰夏 。因此 , 立夏节吃蛋的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 。
古人认为 , 鸡蛋圆圆溜溜 , 象征生活之圆满 , 立夏日吃鸡蛋能祈祷夏日之平安 , 经受“疰夏”的考验 。立夏日一般在农历的四月 , “四月鸡蛋贱如菜” , 人们把鸡蛋放入吃剩的“七家茶”中煮烧就成了“茶叶蛋” 。后来人们又改进煮烧方法 , 在“七家茶”中添入茴香、肉卤、桂皮、姜末 , 从此 , 茶叶蛋不再是立夏的节候食品 , 而成为我国传统小吃之一 。
立夏习俗:“称人”
古诗云:“立夏秤人轻重数 , 秤悬梁上笑喧闺 。”立夏之日的“称人”习俗主要流行于我国南方 , 起源于三国时代:传说刘备死后 , 诸葛亮把他儿子阿斗交赵子龙送往江东 , 并拜托其后妈、已回娘家的吴国孙夫人抚养 。那天正是立夏 , 孙夫人当着赵子龙面给阿斗秤了体重 , 来年立夏再秤一次看增加体重多少 , 再写信向诸葛亮汇报 , 由此形成传入民间的风俗 。据说这一天称了体重之后 , 就不怕夏季炎热 , 不会消瘦 , 否则会有病灾缠身 。吃完立夏饭后 , 在横梁上挂一杆大秤 , 大人双手拉住秤钩、两足悬空秤体重;孩童坐在箩筐内或四脚朝天的凳子上 , 吊在秤钩上秤体重 , 谓立夏过秤可免疰夏 。若体重增 , 称“发福” , 体重减 , 谓“消肉” 。是日 , 孩童忌坐石阶 , 如坐了则要坐七根 , 始可百病消散 。忌坐地栿(门槛) , 谓这天坐地栿将招来夏天脚骨酸痛 , 如坐了一道就须再坐上六道地栿合成七数 , 方可解魇 。旧时母亲择此日为女孩子穿耳朵 , 穿时一边哄孩子吃茶叶蛋 , 当孩子张口咬蛋时即一针捷穿 。也有为家养猫儿穿耳朵、札上红头绳的 。早在古代的君王们也常在夏季初始的日子 , 到城外去迎夏 , 迎夏的日子就是立夏日 。
立夏习俗:南方地区吃笋、槐豆、“五色饭”
四川、岩坦山区家家要吃笋、槐豆 。说吃了竹笋脚骨硬 , 好爬山 。还吃青梅 , 烧青茶 , 以防“蛀夏” 。也有吃豆腐的习俗 , 说吃了豆腐不怕雨淋 , 不怕赤蜂蜇 。
南方有些地方有立夏吃软菜(君踏菜)的习俗 , 说吃后夏天不会生痱子 , 皮肤会像软菜一样光滑 。
在广西等某些地方 , 用赤豆、黄豆、黑豆、青豆、绿豆等五色豆拌合白粳米煮成“五色饭” , 称作立夏饭 。
立夏习俗各地均有不同 , 但各有特色 , 都体现了中国民俗文化的特色 。
立夏习俗:煮鼎边做夏
立夏季节 , 福州风俗流行煮鼎边“做夏” 。鼎边糊(又称锅边糊) , 用米浆涮锅边烧煮而成 , 配以虾米、虾油、葱菜、金针、黑木耳、蚬子 , 或少量香菇、蛏干等海鲜清汤 , 其味极为荤美可口 。凡在福州生长或长期客居福州的人无不爱吃 。它成为福州著名的风味小吃 , 成为福州地方的一种特殊标志 。离乡旅居海外的福州人 , 在异国他乡 , 一听“鼎边糊“三字 , 就好像见到家乡的“倩影” , 成为恋祖爱乡的风味小吃 。
立夏煮鼎边“做夏” , 盛行于明末清初 。立夏已进入农忙旺季 。这一天煮鼎边 , 不光是一家人吃饱吃好然后下田劳动 , 还要互赠左邻右舍一起品味 。像涮鼎边一样 , “一纹(涮)就熟” , 藉以联络感情 。体现福州人“金厝边银乡里”的传统美德 。
从鼎边糊传说来看 , “做夏”吃鼎边 , 意义更深一层 。明朝嘉靖年间 , 福州沿海城乡常遭倭寇骚扰 。戚继光带兵入闽剿倭 , 处处受到当地人民拥戴与欢迎 。老百姓经常送粮送食犒劳戚家军 。有一天 , 戚家军到了福州南郊 , 一路上打了好几个胜仗 , 决定在此地休息半天 。南郊的老百姓早就将家里好吃的东西集中在一起 , 以便慰劳三军 。料想不到 , 从长乐方向又闯出一股倭寇向福州南郊扑来 。戚家军紧急集合准备迎战 。乡亲们正在烧菜煮饭办酒席 , 准备庆功 , 但已无法开席了 。不知是谁出了个主意 , 将大米磨成浆 , 肉丝、蚬子、金针、木耳、蛏干、干贝等等一股脑儿混煮成高级清汤 , 涮米浆于锅边 , 不消一刻钟 , 一锅又一锅的鼎边糊出来了 。众将士吃饱后奋勇上阵 , 不消两个钟头 , 把倭寇全部消灭在海边 。“做夏”吃鼎边糊 , 缅怀民族英雄 , 也有着爱国主义的内涵 。
立夏习俗:忌坐门槛
立夏日还有忌坐门槛之说 。在安徽 , 道光十年《太湖县志》中记载:“立夏日 , 取笋苋为羹 , 相戒毋坐门坎 , 毋昼寝 , 谓愁夏多倦病也 。”说是这天坐门槛 , 夏天里会疲倦多病 。30年代《宁国县志》中记载:“立夏 。以秤秤人体轻重 , 免除疾病 , 所谓不怯夏也 。俗传立夏坐门坎 , 则一年精神不振 。”立夏日 , 孩童忌坐石阶 , 如坐了则要坐七根 , 始可百病消散 。忌坐地栿(门槛) , 谓这天坐地栿将招来夏天脚骨酸痛 , 如坐了一道就须再坐上六道地栿合成七数 , 方可解魇 。
立夏习俗:斗蛋
立夏节时 , 大人用丝线编成蛋套 , 装入煮熟的鸡蛋鸭蛋 , 挂在小孩子脖子上 。疰夏绳即长命缕 , 用五色丝线系于小孩手腕等处为其消灾祈福 , 消暑祛病 , 以防注夏 。
立夏中午 , 家家户户煮好囫囵蛋(鸡蛋带壳清煮 , 不能破损) , 用冷水浸上数分钟之后再套上早已编织好的丝网袋 , 挂于孩子颈上 。孩子们便三五成群 , 进行斗蛋游戏 。蛋分两端 , 尖者为头 , 圆者为尾 。有的还在蛋上绘画图案 , 小孩子相互比试 , 称为斗蛋 。斗蛋时蛋头斗蛋头 , 蛋尾击蛋尾 。一个一个斗过去 , 破者认输 , 最后分出高低 。蛋头胜者为第一 , 蛋称大王;蛋尾胜者为第二 , 蛋称小王或二王 。谚称:“立夏胸挂蛋 , 孩子不疰夏”疰夏是夏日常见的腹涨厌食 , 乏力消瘦 , 小孩尤易疰夏 。疰夏绳即长命缕 , 用五色丝线系于小孩手腕等处为其消灾祈福 , 消暑祛病 , 以防注夏 。
立夏习俗:福建闽东地区吃光饼
福建闽东地区立夏以吃“光饼”(面粉加少许食盐烘制而成)为主 。闽东周宁、福安等地将光饼入水浸泡后制成菜肴 , 而蕉城、福鼎等地则将光饼剖成两半 , 将炒熟了的豆芽、韭菜、肉、糟菜等夹而食之 。周宁县纯池镇一些乡村吃“立夏糊” , 大锅熬糊汤 , 汤中内容极其丰富 , 有肉、小笋、野菜、鸡鸭下水、豆腐等等 。
立夏习俗:北方大部分地区食用面食
我国北方多种植小麦 , 立夏正是小麦上场时节 , 因此北方大部分地区立夏时有制作与食用面食的习俗 , 意在庆祝小麦丰收 。立夏的面食主要有夏饼、面饼和春卷三种 。夏饼又称麻饼 , 形状各异 , 有状元骑马、观音送子、猴子抱桃等;面饼 , 有甜、咸两种 , 咸面饼的用料有肉丝、韭菜等 , 蘸蒜泥食用 , 甜面饼则多加砂糖;春卷 , 用精制的薄面饼 , 包着炒熟的豆芽菜、韭菜和肉丝等馅料 , 封口处用面粉拌蛋清粘住 , 然后放在热油锅里炸到微黄时捞起食用 。
立夏习俗:厌祟避蛇
立夏日云南民俗关注的是厌祟避蛇 。清干隆元年《云南通志》载 , 四月立夏之日 , “插皂荚枝、红花于户 , 以厌祟;围灰墙脚以避蛇” 。值四月而言避蛇 , 与十二生肖已属蛇有关联 , 地支纪月 , 三月为辰 , 四月为已 。立夏厌祟 , 门上插皂荚树枝 , 和红花 , 含有黑(水)、红(火)既济之义 。按照古代五行说 , 黑为水 , 红为火 。这是希望通过两者相互制约 , 达到一种平衡 。同时 , 古人不仅日常用皂荚去污 , 还以皂荚人药 , 认为它具有杀虫功能 。将它当做厌祟之物 , 也着眼于除秽驱邪 。旧时五月有门悬皂荚风俗 , 皂荚状若刀形 , 称为“悬刀” , 相传可以吓跑鬼怪 。清光绪年间云南《腾越州志》也说:“立夏日 , 插皂角枝、红花于户以厌胜 , 围灰墙脚以避蛇 。”清代《浪穹县略志》记云南大理一带风俗:“立夏 , 插白杨于门 , 以灰洒房屋周围 , 名日‘灰城’ , 以避虺毒 。”与其它地区有所不同的是 , 门前插白杨 。
推荐阅读
- 立夏节气的民间故事及传说
- 2021年立夏节气的饮食文化介绍
- 2021立夏碰蛋的寓意
- 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在2019年已超2000亿元,2021年将达近3000亿元
- 2021年基金是不是不行了?
- 为什么“清明时节雨纷纷”?
- 先进制程工艺半导体材料需求强劲,将贯穿到2021年
- 2021年你真的了解私域,会做私域吗?
- 完全由印度一手打造的5G系统,准备在2021年实地部署并出口国外
- 2021年12月份四六级成绩什么时候公布 成绩查询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