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的中国护照曝光,国虽疾弱,但护照上的27字,却也十分硬气
作为中国封建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人们在更多时候能够想象到的,还是清朝对外的软弱和昏聩,然而也就是在这种环境下,清朝还是被迫打开了外交的大门,期间更是有大量的华人前往异国他乡办公求学,或者打工谋生,这不由得让人感到好奇,清朝时期的护照,长得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实际上,早在战国时期,国人就凭借竹简、布帛或者是执掌做成一种用于他国承认的公文,用来证明身份,它也有着五花八门的名字:“封传”、“契”、“照碟”、“过所”
不过最早具有真正概念意义的“护照”,还是要追溯到清朝的1689年,当时清朝和沙俄之间,逐渐展开了交流和贸易,并且在后续的交流中,双方都保证,要对对方的外交或者是经商人员进行保护,而在清政府下发给公民的证件当中,证明公民的身份,并且提请边境关防检查机关予以“保护”和“关照”,从此有了“护照”的概念 。
【清朝时的中国护照曝光,国虽疾弱,但护照上的27字,却也十分硬气】不过此时的护照,和我们如今常见的硬纸本并不相同,而是更加类似于书信的形式,至于内容,和现代护照也有着很大的出入 。
一直到1840年,随着鸦片战争的开始,以及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清朝以一种不情愿的方式加入了这个国际秩序,护照的模式也开始发生了改变 。
当时的护照,除去海关和专门和外国人打交道的总理衙门能够发放以外,按照条款,外国领事馆竟然也有发放的权力,而且无需中国官方认证,导致这种现象,在上海租界可以说是经常发生 。
而护照主要也分成了两种,一种是适用于观光游览的“游历护照”,一般发布给出国访问参观,或者是商谈的官员,还有一种就是“华工护照”,专门提供给出国打工的华人 。
最初的颁发,依然是比较草率,采取集体颁发的方式,往往多人,上面写满了人名,凭借一张大纸出国,一直到后来,才逐渐简化成每个人都有着自己专属的护照 。
但是问题依然没有解决,19世纪末期,大部分出国的人,既没有照片,也没有录制指纹,如果确定他的身份,同时又确保护照不会被他人盗用呢?对此解决的办法,就是让颁发官员,在护照上详细地写下此人的特征长相年龄等具体信息,虽然还有很大的灰色空间,但是多了一番可靠性 。
由于护照上的大量内容,这也导致了大清护照成为了世界各国当中最大的护照,如今保留一张清朝护照,在1899年由驻美国公使伍廷芳颁发给一位翻译官,护照长度竟然长87cm,宽56cm,比起一张a3纸都要大上不小 。
值得一提的是,清护照上后印的27个字也曝光:“持护照过境时,请立即查验放行,按照约定给予保护,不要为难阻滞 。”国虽疾弱,但护照上的27字,却也十分硬气,看上去倒让人安心不少,当然至于实际效果,只有拿出去的华人也才知道了 。
推荐阅读
- 古人是如何将棺材放到悬崖峭壁上的?专家重赏下才知:古人太聪明
- 关羽瞧得起的6大三国武将:不想惹的只有1个,能打过的有几个?
- 赛尔贝尔D900蓝牙耳机体验和漫步者哪个更值得入手【其他型号质量功能真的很差吗?】
- “红人太监”,清朝覆灭后,不但娶了四个老婆,还修建了豪宅!
- 冠捷显示器质量怎么样,多款品牌对比评测【不会选显示器的,看这篇就够了】
- 方腊手下8大将都有哪些人?他们与梁山108将的战绩如何?
- 卫浴空间的空间分析及布局原则之_二
- 卫浴空间的空间分析及布局原则之_一
- 卫浴间的植物软装
- 杭州浴室柜生产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