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的特点( 六 )


3、诗歌的特点:
诗歌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 , 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 , 具有鲜明的节奏 , 和谐的音韵 , 富于音乐美 , 语句一般分行排列 , 注重结构形式的美 。
我国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何其芳曾说:“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 , 它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 , 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 , 而且在精炼与和谐的程度上 , 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 , 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 。 ”这个定义性的说明 , 概括了诗歌的几个基本特点:第一 , 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第二 , 抒情言志 , 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第三 , 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第四 , 语言具有音乐美 。
它具有以下四个特点:(1)诗歌的内容是社会生活的最集中的反映 。 (2)诗歌有丰富的感情与想象 。 (3)诗歌的语言具有精练、形象、音调和谐、节奏鲜明等特点 。 (4)诗歌在形式上 , 不是以句子为单位 , 而是以行为单位 , 且分行主要根据节奏 , 而不是以意思为主 。
二、扩展知识:
1、诗歌的表现手法:
诗歌的表现手法很多 , 我国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的传统表现手法有“赋、比、兴” 。 《毛诗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 , 二曰赋 , 三曰比 , 四曰兴 , 五曰雅 , 六曰颂 。 ”其间有一个绝句叫:“三光日月星 , 四诗风雅颂” 。 这“六义”中 , “风、雅、颂”是指《诗经》的诗篇种类 , “赋、比、兴”就是诗中的表现手法 。 赋:是直接陈述事物的表现手法 。 宋代学者朱熹在《诗集传》的注释中说:“赋者 , 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 ”如 , 《诗经》中的《葛覃》《芣苢》就是用的这种手法 。 比:是用比喻的方法描绘事物 , 表达思想感情 。 刘勰在《文心雕龙·比兴》中说:“且何谓为比也?盖写物以附意 , 扬言以切事者也 。 ”朱熹说:“比者 , 以彼物比此物也 。 ”如 , 《诗经》中的《螽斯》《硕鼠》等篇即用此法写成 。 兴:是托物起兴 , 即借某一事物开头来引起正题要描述的事物和表现思想感情的写法 。 唐代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说:“兴者 , 起也 。 取譬引类 , 起发己心 , 诗文诸举草木鸟兽以见意者 , 皆兴辞也 。 ”朱熹更明确地指出:“兴者 ,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 ”如《诗经》中的《关雎》[3] 《桃夭》等篇就是用“兴”的表现手法 。 这三种表现手法 , 一直流传下来 , 常常综合运用 , 互相补充 , 对历代诗歌创作都有很大的影响 。 诗歌的表现手法是很多的 , 而且历代以来不断地发展创造 , 运用也灵活多变 , 夸张、复沓、重叠、跳跃等等 , 难以尽述 。 但是各种方法都离不开想象 , 丰富的想象既是诗歌的一大特点 , 也是诗歌最重要的一种表现手法 。 在诗歌中 , 还有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是象征 。 象征 , 简单说就是“以象征义” , 但在现代诗歌中 , 象征则又表现为心灵的直接意象 , 这是应予注意的 。 用现代的观点来说 , 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法 , 主要的有三种:比拟、夸张、借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