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玻璃课文

《课标》中对说明文教学的要求是“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课文的基本说明方法 。 ”反复阅读这句话,再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感觉自己在教学中的确注意了向学生渗透常用的说明方法、文章用词准确、层次清晰等特点,并在具体的语言实践中训练学生的概括、想象等能力,但教学后总感觉还是有些牵强,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不强 。 带着自己的疑惑,我找来了于永正老师执教的一篇说明文《新型玻璃》的教学实录及张庆老师对这一课教学的评介,读后受益颇深 。
读,仍是说明文教学的“主旋律”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一直认为朗读是小说、诗歌、散文的事,于是就导致分析讲解偏多,甚至省略了“读”这一环节,把学生读书的时间几乎全都占用了 。 读了于老师的教学实录和张庆老师的点评,感觉自己走入了误区 。 于是又重新阅读了几篇被选入小学课本的科普类说明文,发现很多抽象的科学知识作者都是通过常见的举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形象说明等形象化的写法把要说明的事物、道理生动地展现给学生 。 只要让学生老老实实去读书,理解内容并不困难,教师只需在难点上加以点拨即可 。 于永正老师说的好,“说明,说明,本来已经说得明明白白,只要让学生多读几遍就行了,有多少东西好分析的?”他在《新型玻璃》这篇课文的教学中就给了我们成功的启示——自始至终抓住读书训练不放,并使字词句的基本训练寓于读书活动之中 。 教师在“助”上下工夫,以“讲”助“读”,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
初读、精读阶段,让学生先借助拼音自由朗读,接着带着问题默读一遍,指名分节读中纠正了难读的字音,结合情境理解了词语的意思,并掌握了边读边画边思的读书方法 。 在指导学生领会课文中出现的关联词语的用法时,于老师的做法是让学生先将这些词语划下来,并读读划了这些词语的句子,体会一下意思 。 这样,学生在读中充分感知,学生默而识之 。 课文读熟了,难点突破了,课文内容也就自然而然地理解了 。 在积累运用阶段,于老师又精心设计了“新型玻璃自述”的练习,
把全班同学分成五个组,每组练习写一种新型玻璃,要求把各自特点、作用写出来,为自己做个广告,看谁会夸自己 。 在这一语言实践的过程中,范文中的语言也逐步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了 。 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读中理解了内容,感知了语言,创造性的复述中内化了文本的语言,说明方法、构段方式也在不知不觉中习得 。 学生学得积极主动,这样的教学才是高效的 。
回想自己教学中对说明方法的教学,很多次都是刻意告诉,这样强加于他们的关于“举数字、打比方”等抽象的概念是没有意义的,应让学生感性地“悟”得,怎样悟呢?通过读、比较、品析,让他们形象地感受说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让他们巧妙地习得、活用说明方法 。
趣,说明文教学高效的“催化剂”
美国心里学家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力是对所学材料有内在兴趣 。 课堂上,怎样让学生享受到学习说明文类文章的乐趣,使他们真正喜欢说明类文章呢?我觉得教师要充分挖掘科普类说明文的趣味因子,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组织教学,这样,课堂才会有别样的生趣 。 于永正老师的课堂,就处处充满了情趣 。 下面是于老师教学《新型玻璃》的两个片段:
导入时以故事激趣:
师:同学们,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一个人影蹿进了陈列着珍贵字画的展览馆,准备划破玻璃,偷里面的字画 。 当他的玻璃刀刚刚触及玻璃的时候,院子里便响起了急促的报警声 。 警察立即赶来,把这个小俞给抓住了 。 同学们一定会奇怪地问:这是什么玻璃呀?怎么一接触它就发出报警声呢?同学们,这是一种新型玻璃 。 拿出本子来,跟于老师写字:新——型——玻——璃 。 (于老师工工整整地板书课题,并让学生跟着写 。 )注意“新”的写法,最后一竖要长一点 。 “型”的第四笔竖,要写短一点 。 为什么要短呢?因为要让地方写底下的“土” 。 “玻”的捺要有“脚”,写长一些,这样才显得有精神 。 (教师巡视指导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