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动荡喧嚣的环境中 , 庄子的思想映射出一片宁静的光辉 。 在那乱哄哄的时代时在 , 人民都处于倒悬状态 , 庄子极欲解除人心的困惫 , 可是 , 现实的无望却使他无法实现心愿 。 由于他既无法使人类在现实世界中安顿自我 , 又不愿像神学家们在逃遁的精神情状中求自我麻醉 , 在这种情形下 , 惟一的路 , 便是回归于内在的生活——向内在的人格世界开拓其新境界 。 庄子所拓展的内在人格世界 , 乃艺术性及非道德性的(“人格”一词不含伦理判断或道德价值) 。 因而在他的世界中 , 没有禁忌 , 没有禁地;他扬弃一切传统的形式化 , 遗弃一切信仰的执迷 。
在现实生活中 , 无一不是互相牵制 , 互相搅扰的 , 庄子则试图化除现实生活上种种牵制搅扰 , 以求获得身心的极大自由 。 化除的方法之一 , 即是要虚静其心——通过高度的反省过程 , 达到心灵虚静 , 能掌握自身的变化 , 并洞悉外在的变化 , 而不拘执于鞭一特殊的机遇或固定的目的 。 因为外在世界是“无动而不变 , 无时而不移”的 , 同时人类本身也受情意的驱使而在万物变化之流中奔走追逐 , 不能中止 , 直到形体耗损殆尽 , 仍属空无所持 , 这真是人生莫大的悲哀 。
面对这样可悲的现象 , 庄子乃转而对内作一番自觉的工作 , 在自觉过程中 , 感悟世界的幻灭无常 , 于是认定驰心于外物 , 对于人类的精神实是莫大的困扰 。 由是导出庄子哲学之轻视物欲的奔逐 , 而倾向于精神的自由 , 并求个人心灵的安宁 。
庄子对于现象界有深刻尖锐的洞察力 。 他是个绝顶聪明的人 , 把一切都看得太透彻了 。 如茫茫人海 , 各人也浑浑噩噩像乌龟似的爬来爬去 , 忙忙碌碌像耗子似的东奔西窜 , 然而每个人都不知道自己惊惧结什么 , 为得着什么 。 一旦省悟时 , 便会觉得自己所作所为是如此地莫名其妙……看开了 , 一切都不过如此罢了 , 于是你就会不屑于任何事物 , 任何行动 。 然而这样的社群会产生怎样的结果呢?如果每个人都像庄子笑声下的南郭子綦“隐机而坐” , 进入到“每件事焉似丧其耦”的境况 , 那末个人和社会岂不近于静止?因而 , 庄子哲学如何处理及适应这情况 , 便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了 。 尤其是今日的世界——已被纳入了一个庞大的动力系统中 , 缓步或停足都有被抛弃的危险 。
然而 , 我们必须了解庄子绝非不食人间烟火的道行者 , 也非逃离现实生命的乌托邦理想的人 。 他的见解是基于人类无止境的餍欲与物化的倾向所引起发出来的;同时 , 鉴于个人的独存性已消失与被吞噬 , 遂于洞察人类的处境中安排自我的适性生活 。 没有这种感受的人 , 自然无法体会庄子 。 因而庄子哲学对于读者来说 , 能感受多少 , 他的可接受性就有多少;他的看法是无法得到大众一致公认的 , 同样的一句话 , 有人会视如智慧之言 , 有人会以为是无稽之谈 。 事实上 , 庄子的哲学不是写给群众看的 , 庄子的说话也不是说给群众听的 , 他的声音有如来自高山空谷 。
推荐阅读
- 老子与庄子漫谈 符箓法术之变化之术
- 思想之舟,穿梭在时空瀚海中
- 养花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 内丹术与现代生活 庄子心斋法
- 丹法实修中之错路与证验 西派李西月内丹思想及其特色
- 匆匆课文原文
- 安全工作计划
- 教师工作计划
- 反思怎么写
- 短暂的离别,使我思想混乱,仿佛失去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