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是哪朝人

【陶渊明是哪朝人】陶渊明大约生于东晋哀帝兴宁三年(365——427)字元亮, 一说名潜, 号“五柳先生”, 私谥“靖节”,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 。 曾祖父陶侃, 是东晋开国元勋, 军功显著, 官至大司马, 都督八州军事, 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 。 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 。 他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 曾任江州祭酒, 建威参军, 镇军参军, 彭泽县令等, 后弃官归隐 。 后世称靖节先生 。 有《陶渊明集》 。 陶渊明 画像(13张)陶渊明 隐逸文化总的风格有三:其一是柔(弱), 其二是淡, 其三是远 年幼时, 家庭衰微, 九岁丧父, 与母妹三人度日 。 孤儿寡母, 都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 。

陶渊明是哪朝人

文章插图
孟嘉是当代名士, “行不苟合, 年无夸矜, 未尝有喜愠之容 。 好酣酒, 逾多不乱;至于忘怀得意, 傍若无人 。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 。 渊明“存心处世, 颇多追仿其外祖辈者 。 ”——逮钦立语 。 日后, 他的个性、修养, 都很有外祖父的遗风 。 外祖父家里藏书多, 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 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 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 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 。 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 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 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 。
陶渊明少年时期有“猛志逸四海, 骞翮思远翥”——《杂诗》的大志, 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 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 任江州祭酒 。 当时门阀制度森严, 他出身庶族, 受人轻视, 感到“不堪吏职, 少日自解归”——《晋书·陶潜传》 。 他辞职回家后, 州里又来召他做主簿, 他也辞谢了 。 安帝隆安四年(400年), 他到荆州, 投入桓玄门下做属吏 。 这时, 桓玄正控制着长江中上游, 窥伺着篡夺东晋政权的时机, 他当然不肯与桓玄同流, 做这个野心家的心腹 。 他在诗中写道:“如何舍此去, 遥遥至西荆 。
陶渊明,365-427, 字元亮, 一说名潜, 字渊明, 世号靖节先生 。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 。 曾祖陶侃曾任东晋大司马, 父祖均曾任太守一类官职 。 渊明八岁丧父, 家道衰落, 日渐贫困 。 曾几度出仕, 任过祭酒、参军一类小官 。 四十一岁时弃官归隐, 从此躬耕田园 。 他以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诗歌创作, 是田园诗派的开创者 。 诗风平淡自然, 极受后人推崇, 影响深远 。 清陶澍注《靖节先生集》是较好的注本 。  
陶渊明的诗陶渊明简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