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养花这篇课文体现了老舍怎样的感情成功的文学作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 就是在字面之外还有一层意思 , 也就是古人说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 似乎作家并不曾要表达这种意思 , 是我们在阅读时体味到的 。
这篇散文的题目是“养花” , 全篇也没有一处离开养花 。 但是 , 在字里行间 , 我们又听到作者另一个声音:“生活是多么有趣啊!生活是多么美好啊!”它简直就是一篇生活的赞歌 , 洋溢着对美的事物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 作家只字没有提到这个意思 , 可是每个字又都包含着这个意思 。
这篇散文因为有了这样的弦外之音、韵外之致 , 才会让人感到味之不尽 , 富有魅力吧!
这种弦外之音是打哪里来的呢?它是打作者的心里传出来的 , 它是作者的心声 , 它不是硬塞进去的 , 不是技巧 , 不是寓言之类的“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手法 。 “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是血 , 从水管里流出来的是水 。 ”心灵中没有的东西不可能流淌于笔端 。
若是老舍先生不是这般打心眼里热爱新生活 , 若是他没有那样一棵善良、美好的心灵 , 他是发不出这样的弦外之音的 。
他心地太美、太善良了 , 他太爱美好的东西了 。 他看着一棵好花生病欲死就难过;抢救风雨中的花草 , 累得腰酸腿疼、热汗直流 , 他感到说不出的有意思;他甚至会感谢起花草来 , 因为它们给了他快乐……散文中流露出的对美好事物的热爱正是源于老舍的那颗美好的心 。
所以 , 文学创作塑造的第一个形象就是作者自己的形象 。 创作就是把自己的心打开给人看 。 以抒情为主的散文、诗歌尤其是这样 。 只有美丽的心才能唱出美丽的歌 。 艺术的修养离不开人格的修养 。 陆游说写诗的功夫在诗外 , 就是这个意思吧 。
《养花》写得非常自然、流畅 , 像是面对朋友随随便便讲出来的 , 像是清泉自然而然流泻出来的 , 看不到一点刀斧痕迹 。
然而 , 它又很讲究结构、讲究布局 。 全篇不离养花 , 层次十分分明 , 或谈养花的爱好 , 或谈养花的辛苦 , 或谈养花的快乐 , 或谈养花的忧伤……有对比 , 有变化 。 最后一段 , 寥寥数字 , 画龙点睛 , 明确题旨 , 收束全文 , 使全篇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
有功夫 , 却又似乎不见功夫 , 自然天成 , 这才是为文的最深的功夫呢!
2.养花的作者老舍老舍(1899.2.3-1966.8.24) , 原名舒庆春 , 字舍予 , 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 , 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 满族正红旗人 , 北京人 , 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 , 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时候 , 老舍这一笔名最初在小说《老张的哲学》中使用 , 其他笔名还有舍予、絜青、絜予、非我、鸿来等 。
1913年考入北京师范学校 。 1918年毕业后任北京市方家胡同小学校长 。 1922年任南开中学国文教员 。 同年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小铃儿》 。 1924年赴英国 , 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 。 教学之余 , 读了大量外国文学作品 , 并正式开始创作生涯 。 陆续发表《老张的哲学》、《赵子曰》和《二马》三部描写市民生活的讽刺长篇小说 。 1930年回到祖国 , 任济南齐鲁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 并编辑《齐鲁月刊》 。
1934年夏到青岛山东大学任中国文学系教授 。 1936年夏辞去教职 , 专事文学创作 。 抗日战争爆发后 , 到武汉、重庆主持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工作 , 任常务理事、总务组长 , 并组织出版会刊《抗战文艺》 。 1946年3月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讲学一年 , 期满后 , 留美写作 。 1949年底返回北京 。 曾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及书记处书记、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中国剧协和中国曲协理事、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 。 1966年被“四人帮”迫害致死 。
推荐阅读
- 屋面养花什么放土
- 用盐水泡过的爪籽皮能否养花
- 养花的陶粒去哪找
- 爱养花花卉大全
- 农田用的复合肥能养花吗
- 为什么养花花死
- 【芦荟】芦荟断了可以再栽吗,芦荟用什么肥料长得快
- 大米为什么变质 大米变质了怎么办
- 【芦荟】芦荟开花是好兆头吗,芦荟的根部烂了怎么办
- 【富贵竹】富贵竹叶子黄了还能活吗,富贵竹批发多少钱一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