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穴的位置及功效

1、位置
太白穴位于足内侧缘 , 当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 。
2、穴位解剖
在拇展肌中;有足背静脉网 , 足底内侧动脉及足跗内侧动脉分支;布有隐神经及腓浅神经分支 。
3、穴名释义
“太” , 大也 。 “白” , 肺之色也 , 气也 。 太白穴名意指脾经的水湿云气在此吸热蒸升 , 化为肺金之气 。 本穴物质为大都穴传来的天部水湿云气 , 至本穴后受长夏热燥气化蒸升 , 在更高的天部层次化为金性之气 , 故名“太白穴” 。 大白名意与太白穴同 , 大 , 通太 。
4、作用与功效
缓解治疗胃痛、腹胀、肠鸣、泄泻、便秘、胃痉挛 , 胃炎 , 消化不良、肠炎 , 痔疮、痢疾等;缓解治疗体重节痛、腰痛不可俯仰、身重骨酸、下肢麻痹或疼痛等;缓解治疗脚气、脚气红肿等;瘦大腿等 。

太白穴的位置及功效

文章插图

5、主治
① 消化系统疾病:泄泻 , 肠鸣 , 胃痛 , 胃痉挛 , 胃炎 , 消化不良 , 腹胀 , 便秘 , 肠炎 , 痔疮;
② 运动系统疾病:体重节痛 , 腰痛 , 下肢麻痹或疼痛;
③ 其他:痔漏 。
6、配伍应用
① 配公孙、足三里,足三里针刺补法 , 余穴针刺平补平泻法 , 健脾和胃、消食导滞 , 治疗脾胃不和、食少腹胀 。
② 配中脘,针刺平补平泻法 , 调和脾胃、行气止痛 , 治疗饮食停滞之胃痛、饮食不化 。
③ 配厉兑、中脘、胃俞、丰隆、足三里 , 针刺泻法 , 清泻胃热、调理脾胃 , 治疗胃火炽盛之消谷善饥、口渴引饮、脘腹胀痛 。
④ 配中脘、天枢、脾俞、章门、足三里 , 针刺补法 , 或加灸 , 健脾益气 , 治疗脾胃虚弱之胃痛、面色萎黄、食欲不振、脘腹胀满、腹痛、肠鸣、泄泻等 。
7、疗法
① 疗法原则:寒则补而灸之 , 热则泻之 。
② 针灸疗法:直刺太白穴0.3~0.5寸 , 局部酸胀 。
③ 艾灸疗法:艾炷灸太白穴3~5壮 , 艾条灸太白穴5~10分钟 。
④ 按摩手法:用手按摩时要注意力道 , 以穴位处微微感到胀痛为度 , 不必用太大力气 , 每天坚持按揉3~5分钟 , 不用吃任何药也能补脾 。

【太白穴的位置及功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