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气象部门的历年气温数据表明 , 绝大多数地区七月、八月份都是一年中最热的时间段 , 也就是俗称的“伏天” 。 今年的三伏是2018年7月17日至8月25日 。
我国自古采用“干支纪日法” , 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 , 组成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 。 其中 , 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 。 庚日的“庚”字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天干中的第7个字 , 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 。 从夏至开始 , 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 , 第3个庚日为初伏 , 第4个庚日为中伏 , 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 。
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只出现第4个庚日时 , 中伏为10天 , 如出现第5个庚日则为20天 。 这么一来 , 伏天总日数既可能是30天 , 也可能是40天 。 众所周知 , 阳光、空气和水是生命存在的最基本的要素 , 太阳是地球上热和光的来源 , 如果没有了太阳光的照射 , 地球上便没有温暖 , 没有了四季的变化 , 一切生物也就无法生长了 。
每年的夏至那天 , 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 , 这时北半球获得的阳光最多 , 太阳高度角最大 , 正午时分 , 北京太阳高度角为73.5度 , 阳光近似于直射地面 。 这时太阳光穿过的大氣层厚度最小 , 太阳的光和热被大气层吸收、散射和反射的量也小 , 到达地面的就多 , 有利于地面的温度升高 。 其次 , 夏季的白天比黑夜长 , 例如北京夏至日白天长达15小时 。 白天时间长 , 阳光照射的时间也长 , 地表吸收的热量远大于支出 , 这就使地面一天天聚集的热量增加 , 温度持续增高 。
而三伏天正好起始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 , 三伏期间地表热量的积累达到高峰 , 这就是三伏天最热的基本原因 。 此外 , 从气象角度说 , 夏季雨水多 , 空气湿度大 , 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 , 加之平均风速较小 , 雷雨之前气压较低 , 这也是三伏天有时比较闷热的重要原因 。 当然 , 七八月里 , 我国许多地区的天气形势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或影响 , 高压内部的下沉气流 , 使天气晴朗少云 , 有利于阳光照射和地面辐射增温 , 因此三伏天的“干热天气”占主导地位 。
每年立秋之后的末伏 , 天气常常呈现“秋老虎”状态 。 所谓的“秋老虎” , 是我国民间对立秋以后短期回热天气的趣喻 , 一般发生在8至9月 , 持续日数约7~15天 。 这种天气出现的原因是本已向南退后的副热带高压又再度控制江淮及附近地区 , 形成连日晴朗、日射强烈的暑热天气 。 不过 , 不同地域的“秋老虎”的表现略有不同 , 如华南的“秋老虎”要比长江流域的来得迟 , 一般推迟2~4个节令 。
【七月份和八月份气温热度对比 七月热还是八月热】另外 , 每年“秋老虎”来临的时间有长有短 , 甚至有时来了去 , 去了又回头 。 就多数地区平均而言 , 末伏遭遇“秋老虎”天气的概率还是很高的 。 因此 , 热在三伏、末伏也不例外 。 必须要说明的是 , 我国幅员辽阔 , 地貌多样 , 气候复杂 。 有些地方四季如春 , 有些地方则常年如夏 , “热在三伏”不能准确概括这些地方的气候特征 。 每年的台风次数、强度、路径也是影响我国许多地区夏秋季节温度的重要气象因素 。 如果沿海地区在三伏天连续遭遇强台风的袭击或影响 , 那这个地区的夏季很有可能十分凉快 。
推荐阅读
- 蒸黄桃罐头的窍门和制作方法 桃罐头家庭自制法桃罐头蒸多长时间
- 东南西北的位置和辨别技巧 东南西北怎么分方向图
- 冬瓜各种搭配的吃法 冬瓜和什么菜搭配好吃
- 什锦锉刀和金刚石锉的区别 什锦锉刀是什么意思
- 亚太地区和亚洲的不同和范围大小 亚太和亚洲有什么区别
- 牛肉最佳搭配好吃的蔬菜 牛肉和什么蔬菜搭配最好
- 黄河中下游地区流经的省份和城市 黄河中下游有哪些省
- 表舅和亲舅关系的区别 表舅是什么亲戚关系
- 健康知识|有痰怎么办,胃火和肺火
- 【曼珠沙华】曼陀罗华和曼珠沙华的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