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式自动步枪

新式的95式突击步枪引入部队后 , 新观念并未一起引进 , 中国部队里竟还有采用旧
  式错误的训练作法 , 在射击预习中在95式突击步枪前段枪管下 , 依然挂块砖头来训练士兵站立姿势持枪臂力与重量稳定度 。 95式突击步枪有一超大的扳机护弓设计 , 有前握把的作用 。 不过 , 这种与握把距离过近的设计 , 没有真正考虑持枪人体工学 , 反倒延续以往中国士兵在手握弹匣持枪的习惯 , 造成士兵各自发挥创意 , 有不同的握持方式甚至捧起护弓底部作为支撑 。

95式自动步枪

文章插图
  瞄准装置/提把/枪机拉柄
  为了控制成本 , 95式突击步枪并未如AUG将光学瞄准镜列为标准配备 , 而采用传统机械式瞄准装置 , 因无托枪的短枪身和后置的准星座设计 , 也造成了95式突击步枪瞄准基线过短的问题 , 在射击精度与有效射程上也有所影响 。
  95式突击步枪最大的设计败笔在于固定式提把 , 且枪机拉柄置于提把内 , 且早期采取错误的高拉柄设计 , 这使得95式突击步枪瞄准装置位置再向上提高 , 使得士兵自掩体后方需冒生命危险暴露面积进行瞄准射击 , 且高耸的柱体式准星座在携带上也容易碰撞勾外物 。
  M16式的提把只适合在休闲状况下提枪慢行 , 战场上激烈行动中 , 若用提把无法单手把稳住枪枝 , 摇晃的枪体会阻碍行动 。 而今战术枪背带的搭配 , 也使得突击步枪提把显得多余 。 M4A1卡宾枪的可拆式提把和滑轨座设计 , 则是彻底解决这方而固定提把所带来的不便问题 。
  95式突击步枪之枪机拉柄位于提把内 , 不论左右乎皆可方便操作 , 如同法国FAMAS设计 , 早期为简易外露的钢制枪机拉柄 , 在使用上应会有射击热传导和结构强度问题 , 之后的改进是降低拉柄高度与加宽改进设计 , 不过在操作上却较为不便 。
  抛壳方向设计
  95式突击步枪射击后的抱怨 , 是在退壳过程中硝烟的刺鼻、熏眼和持续射击后护手握持的温度等问题 , 其实都是预期中的无托式步枪缺失 。 在大陆的军事杂志 , 不时可见对95式突击步枪有诸多建议 , 更改退壳口向下的设计是其中之一 。 提出者应是不了解枪械设计的原理 , 因为此议会涉及更大的变动 , 枪械退壳口方向的设计 。 除了人机工学中左右操作方向考虑外 , 有一重点在于与自动供给弹的弹匣相对应配合 , 等于是完全推翻的重新设计 。
  向下方抛壳的构想 , 亦曾有枪械设计师在此方面提出解决方法 , P90和Calico冲锋枪就是其中较为人所熟知设计;但这两款枪械的弹匣设计较为复杂 , 射击过程的供给弹可靠性和故障排除耗时不便 , 最让人无法完全放心 。 且向下抛出的高热弹壳 , 难免触及碰到贴腮瞄准的射手 , 以致这两款冲锋枪最后用“集弹袋”来解决这方面的困扰 。
  无托步枪有效缩短枪身后 , 另一最大的隐忧是弹膛过于接近射手脸部 , 即使碰不到机率非常低的弹膛意外爆炸危险 , 但每次射击所产生的燥音 , 导致听觉受损、接近退壳口火药燃烧废气吸入、贴腮瞄准退壳门热气传至右脸颊 , 长期下来都是不能忽略的射击伤害;FN枪厂新设计的F2000枪机内采用套管推抛式的退壳设计来解决无托枪枪械抛壳方向问题 , 封闭枪机的也改善了废气与噪音问题 , 不过复杂机构的可靠性和枪机内散热 , 又成为新的问题 。
  保险/射击选择钮
  95式步枪的击发系统是以传统步枪架构而发展出 , 所以保险/射击选择钮还是在枪机下后方 , 操作时必须大动作的分手拨动;要改成瞄准时右手握持提把仍然可操作保险/选择钮并非不可行 , 但这考验了设计单位的机械巧思能力 , 而今的95式步枪设计其实是牺牲了士兵的操作便利性和临时紧急应变速度 , 来屈就该步枪机械设计不足之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