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怎么养,泥鳅怎么养在家里不会死( 四 )



根据泥鳅的种类不同, 个头也有差别, 大的能够长到20公分左右, 选用多大的鱼缸要根据成年泥鳅的体长而定 。 那么泥鳅该怎么养呢?

准备底砂

如果想要再现自然界中泥鳅的生长环境的话, 需要在鱼缸底部铺上5公分左右的泥土、或细砂 。 泥鳅原本是潜藏在水底的泥中生长的, 虽说泥土是它们的最爱, 但是如果在鱼缸中铺上5公分的泥土的话, 这些小家伙一旦藏进去就很难再找到, 失去了观赏的价值, 所以最好还是选用河边的细砂 。 幸好这些差别对泥鳅的日常生活影响也不是很大 。

泥鳅的进食特点是将饵料连同砂砾一同吞进嘴里, 然后再把砂砾从腮里单独排除, 从这一点来看的话还是河砂比较合适 。 另外, 冬季泥鳅还需要潜入砂砾中借用冷水护体来进行冬眠 。

在选取河沙的时候, 要注意挑选那些没有棱角、细小的沙子, 太过锋利的棱角容易划伤泥鳅或其他鱼体 。

选用大点的鱼缸

建议选用45公分*(高)*30公分(长)*30公分(宽)的大缸 。 这个尺寸的鱼缸可以饲养10条左右的泥鳅 。 考虑到成年泥鳅体长10~15公分, 不适合在小缸饲养 。 另外, 建议尽量将鱼缸摆放在光线明亮的地方, 如果是阳光直射的地方的话, 要注意控制水温 。 还有就是, 泥鳅耐寒性差, 冬季的话需要注意水温过低, 否则它们很容易进入冬眠状态 。 最好的做法是将它们放在室内向阳处, 控制水温不要过低 。 水温控制在夏季27~31度, 冬季7~10度即可 。

鱼缸需要加盖

泥鳅夜间的运动量比较多, 它们身体细长, 很容易从鱼缸的空隙中跑出来 。 除此之外, 它们对于震动很敏感, 一旦受到惊吓也会从缸里跳出来, 所以说, 必须要给鱼缸盖盖 。 从这一点来说, 鱼缸的深度要尽量高一些, 40公分以上的鱼缸的话它们基本上跳不出来了 。

自来水消除氯气再使用

跟金鱼一样, 自来水放置一到两天、或者加入几颗明矾, 消除氯气之后再使用 。 水质脏了之后也需要换水, 具体的换水频率要根据饲养泥鳅的数量, 鱼缸的大小来定, 基本上两个月一次, 换掉三分之二左右的水即可 。
家里小泥鳅怎么养? 1、水质
在养殖时水质的管理尤为重要, 只有保持水体的肥、活, 泥鳅才能生长健壮, 提高产量, 将收益最大化 。
2、养殖密度
养殖密度过高不仅会影响泥鳅正常摄食, 影响泥鳅的生长发育, 提高生长周期, 易错过最佳上市季节, 而且还易造成疾病的发生传染, 一般发生病害, 会在短时间内传播, 导致大面积的泥鳅死亡 。 幼苗在3cm以上的泥鳅, 一般放养密度为每平米在0.1-0.2kg左右, 随着泥鳅的生长, 还易不断的减少养殖密度 。
3、水温
泥鳅是喜温的鱼类, 能在10-30度的水温中生存, 最适宜的水温在25-28度, 这个温度期间, 是它活跃度以及摄食量最大的时候, 也是它的生长旺盛, 这时只要通过足够的饵料, 它就能快速生长 。
但温度高于30度, 它会停止摄食, 钻入泥土中度夏, 生长极为缓慢, 而且易导致消瘦, 同样的, 当温度低于5度, 也会钻入泥土中越冬 。
所以在夏季和冬季养殖极为重要, 在夏季高温时, 可通过加深水位、搭建遮阳网以及加冰等方法将水温降下来, 而冬季可通过加热等方法提高水温, 将水温控制在20-30度之间, 可使泥鳅一年四季快速生长 。
4、饵料
泥鳅时杂食性鱼类, 对于饵料的来源极广, 一般采用自行采食和饲料投喂想结合的方法 。 可在养殖时在池中施肥培育浮游藻类, 供期自由采食, 尤其在幼苗期间, 由于口器较少, 不能直接食用人工饵料, 则需要食用一些藻类和枝角类及桡足类等生物, 否则成活率低, 产量也会低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