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辩证阴痛

中医辩证阴痛为阴中疼痛, 主要指阴道部疼痛或不适感 。 可因各种外阴急性慢性炎症、阴道萎缩、盆腔炎、宫颈炎、子宫脱垂、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妇科病症引起, 亦可因情绪紧张、缺乏性知识等心理因素, 引起性交时阴道痉挛性疼痛 。

中医辩证阴痛

文章插图

中医把阴痛病因归结两大型, 肝肾阴虚阴痛与气虚下陷阴痛, 两者均属虚证, 但病因病机有所不同:

①肝肾阴虚阴痛多因禀赋不足, 房劳多产, 或房事不节, 精血耗伤, 损伤肝肾, 肝脉绕阴器, 肾之筋结于阴器, 阴部筋脉失养;或七七之年, 肾阴亏虚, 天癸竭绝, 冲任脉衰, 阴血不足, 不能濡润阴户, 涵养脉络, 相火偏旺, 又更伤阴灼络, 以致阴部抽掣疼痛 。
②气虚下陷阴痛多因素体虚弱, 脾运不佳, 中气不足, 或劳倦过度, 或产后体弱, 操劳过早或过度 。 以致气虚下陷, 宗筋弛纵, 以致气虚阴户坠痛 。

肝郁气滞阴痛还因情志抑郁, 或忿怒过度 。 而致肝郁气滞, 足厥阴脉络绕阴器, 少腹又是肝经循行之部位, 乳头属肝, 冲为血海, 需得肝血以充盈, 而冲任经脉出于会阴循毛际上行, 肝郁气滞, 失于条达, 脉络不畅 。 气血运行受阻, 而致阴部疼痛, 甚至牵引少腹、乳房 。 气虚下陷阴痛还由烦躁郁怒, 伤损肝脾, 肝郁化热 。 脾虚失运聚湿, 湿与热互结, 流注下焦 。 或湿热之邪直犯下焦, 而致阴部疼痛 。 (女科经纶·杂证门)即谓:“妇人阴中肿痛属肝经湿热” 。

【中医辩证阴痛】
中医辩证阴痛

文章插图

寒滞肝脉阴痛:其病固为久居寒湿之地, 寒邪入侵, 或经期、产后胞脉空虚, 风、冷、寒邪乘虚入侵, 客于下焦, 与气血相搏, 肝之经脉为之壅闭, 而致阴痛 。 (诸病源候论阴痛候):“阴痛之病, 由胞络伤损, 致脏虚受风邪……其风邪乘气冲击而痛者, 无疮但疼痛而已 。 ”

(中医大辞典):“阴痛, 病名, 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 又名阴中痛 。 包括小户嫁痛, 多因郁热损伤肝脾, 脾虚聚湿 。 湿热下注;或中气下陷, 或风邪客于下焦, 与气血相搏, 肝肾经络为之壅闭 。 症见阴痛, 甚则痛极难忍 。 湿热下注者, 并见肿胀疼痛 。 带多色黄, 治宜和肝理脾, 清热除湿 。 方用丹栀逍遥散加味, 外以四物汤料合乳香捣饼纳阴中:中气下陷者, 兼见阴户坠痛, 气短懒言, 治宜补中益气, 方用补中益气汤;风邪壅滞者, 兼见肿胀痛甚, 治宜祛风散瘀, 方用菖蒲散, 外用艾叶、防风、大戟水煎熏洗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