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知识|孩子总尿床怎么办,宝宝总尿床( 三 )



诊断标准:5岁以上 , 每周1至3次尿床

据了解 , 遗尿症俗称“尿床” , 指儿童在熟睡时不自主地排尿 。 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 , 涉及中枢神经系统(若干神经递质和受体)、生理节律(睡眠和多尿)、膀胱机能紊乱以及遗传等多种因素 。
什么样的“尿床”能够诊断为遗尿症?对此 , 戴汝均表示 , 5岁以上的小孩 , 如果每周有1至3次尿裤子 , 并保持比较长的时间段 , “几个月偶尔一次尿床或者幼儿经常尿床 , 一般都不会定义为遗尿症 。 ”
据悉 , 每周尿床次数小于3次为轻度遗尿症 , 每周尿床次数3到6次是中度遗尿症 , 每天都尿床的为重度遗尿症 。 每年有15%左右的遗尿症患者可以自发缓解 , 仍有部分患儿的遗尿症状会延续至成人 , 其中重度遗尿基本不会自发缓解 。
戴汝均介绍说 , 当夜间产尿量与蓄尿膀胱大小不匹配时 , 就会出现尿床 。 若产生的尿量过多或者膀胱太小 , 则会导致尿床 。 如果在婴幼儿期出现“尿床” , 则未必是病态 , 但是如果5岁以上儿童每月还“尿床”数次时 , 则被诊断为“遗尿症” , 需要实施干预治疗 。
根据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 , 每5名5岁儿童中约有1人出现遗尿症 , 患病率为20% , 每20名10岁儿童中约有1人出现遗尿症 , 患病率约为5% 。
“一般来说 , 随着年龄的增长 , 小朋友尿床症状会缓解 , 尿床次数也会减少 。 ”戴汝均说 , 尿床症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 , 但目前仍有不少家长对于夜遗尿的认识存在一定误区 , 抱着“等等看”、“长大了就会好”、“是孩子太懒”等态度而延误诊治 。
很少遗尿症患者接受正规治疗
戴汝均之前接诊了一个小学生患者 , 就读小学五六年级 , 经常尿裤子 , 被同学取笑 , 后来家长带他来门诊一看 , 才发现患有遗尿症 。
这是一个偶然被诊断出来的病例 。 多数患儿家属因为存在认知误区 , 或者未及时到医院就诊 , 导致儿童遗尿症的不少病例未及时诊断出来 。
“就患病率而言 , 大体上是差不多的 , 但是城市比农村相对好一些 , 相较于清远 , 广州等珠三角城市的家长相对会更重视一些 。 ”戴汝均说 , 清远市人民医院开设了遗尿门诊 , 他担任主诊医生 , 一个月下来 , 没几个遗尿小朋友就诊 , “但是流行病学调查 , 遗尿症患病率是比较高的 , 说明很多遗尿症患者仍未到医院接受正规治疗 。 ”
他表示 , 一般而言 , 针对遗尿症患者 , 医生会首先进行宣教 , 改善生活习惯 , 比如饮食不能太咸、睡觉前少喝水、睡前排尿等 , 睡前太兴奋同样会导致尿床 , “所以建议家长睡前不要给小孩打游戏、看电视 , 以免太兴奋影响睡眠质量 。 ”
如果改善生活习惯 , 仍然取不到预期效果 , 则可以给予服用相应药物 。 戴汝均说 , 遗尿症患者需要服用抗利尿激素如弥凝药物 。 另一方面 , 家长需要日常观察小孩排尿量和次数 , 并填写好排尿日记 , 看看是否取得疗效 。
戴汝均表示 , 虽然“遗尿症”不会对身体造成很大伤害 , 但是对神经发育、生活质量等会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 况且 , 小朋友长大了还在尿裤子 , 确实也会容易产生自卑 , 为了确保儿童的健康成长 , 需要尽早治疗 。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可以缓解遗尿症
1.白天多喝水 , 尽量避免冷冻食物、凉性食物、饮料、咖啡、巧克力等 。
2.晚餐时间不宜过晚 , 不吃过多蛋白饮食 , 不能过咸 。
3.喝汤不能太咸以免过渴致饮水增加 。
4. 睡前2小时尽量不喝牛奶、喝水及含汁液较多水果 , 高糖食物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