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风俗

【清明节的风俗】 1、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 。 秋千 , 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 。 它的历史很古老 , 最早叫千秋 , 后为了避忌讳 , 改为秋千 。 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 , 再栓上彩带做成 。 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 。 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 , 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 , 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
2、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 , 球皮用皮革做成 , 球内用毛塞紧 。 蹴鞠 , 就是用足去踢球 。 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 。 相传是黄帝发明的 , 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
3、植树
清明前后 , 春阳照临 , 春阳照临 , 春雨飞洒 , 种植树苗成活率高 , 成长快 。 因此 , 自古以来 , 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 。 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 。 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 1979年 , 人大常委会规定 , 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 。 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 ,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4、放风筝
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 。 每逢清明时节 , 人们不仅白天放 , 夜间也放 。 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 , 象闪烁的明星 , 被称为“神灯” 。 过去 , 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 , 便剪断牵线 , 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 , 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 , 给自己带来好运 。

清明节的风俗

文章插图
5、扫墓
清明扫墓 , 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 。 其习俗由来已久 。 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 , 男女扫墓 , 担提尊榼 , 轿马后挂楮锭 , 粲粲然满道也 。 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 , 焚楮锭次 , 以纸钱置坟头 。 望中无纸钱 , 则孤坟矣 。 哭罢 , 不归也 , 趋芳树 , 择园圃 , 列坐尽醉 。 ”其实 , 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 , 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 , 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 。 到唐朝才开始盛行 。 《清通礼》云:“岁 , 寒食及霜降节 , 拜扫圹茔 , 届期素服诣墓 , 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 , 周胝封树 , 剪除荆草 , 故称扫墓 。 ”并相传至今 。
6、插柳
据说 , 插柳的风俗 , 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 。 有的地方 , 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 , 以预报天气 , 古谚有“柳条青 , 雨蒙蒙;柳条干 , 晴了天”的说法 。 黄巢起义时规定 , 以“清明为期 , 戴柳为号” 。 起义失败后 , 戴柳的习俗渐被淘汰 , 只有插柳盛行不衰 。 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 , 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 , 无心插柳柳成荫 。 ”柳条插土就活 , 插到哪里 , 活到哪里 , 年年插柳 , 处处成阴 。
清明插柳戴柳还有一种说法:原来中国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 , 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 。 人们为防止鬼的侵扰迫害 , 而插柳戴柳 。 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 。 受佛教的影响 , 人们认为柳可以却鬼 , 而称之为“鬼怖木” , 观世音以柳枝沾水济度众生 。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著户上 , 百鬼不入家 。 ”清明既是鬼节 , 值此柳条发芽时节 , 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
7、射柳
射柳是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 。 据明朝人的记载 , 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 , 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 , 弯弓射中葫芦 , 鸽子飞出 , 以飞鸽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 。
8、斗鸡
古代清明盛行斗鸡游戏 , 斗鸡由清明开始 , 斗到夏至为止 。 我国最早的斗鸡记录 , 见于《左传》 。 到了唐代 , 斗鸡成风 , 不仅是民间斗鸡 , 连皇上也参加斗鸡 。 如唐玄宗最喜斗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