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名疾病!新华医院在全球首次发现白内障-秃发-口腔黏膜病-银屑病样综合征

本文转自:上观
命名疾病!新华医院在全球首次发现白内障-秃发-口腔黏膜病-银屑病样综合征
日前 , 国际著名学术期刊《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分子医学》(EMBO Molecular Medicine , 影响因子12.1)在线发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姚志荣教授团队成果 。 该研究历时10余年 , 不仅发现了CAOP综合征的致病基因MBTPS1 , 而且发现一种参与线粒体代谢的新分子S1P , 通过线粒体电子转移黄素蛋白(ETF)调控线粒体代谢 。
十余年前 , 姚志荣接诊了一名命运坎坷的11岁小患者 , 全身无毛 , 还长满了有些扎手的小刺 , 口唇猩红色由于过度肿胀而外翻 , 身上还有很多大块污褐色银屑病样的皮疹 , 甲沟肿胀 。 更棘手的是 , 他4岁时就接受了白内障摘除术 , 畏光、流泪 , 视力极差 。 出生以来 , 小男孩的父母带着他 , 不是在求医的过程中 , 就是在求医的路上 。 姚志荣接诊后 , 进行了初步的排摸:以往诊断的肠病性肢端皮炎被很快排除了 , 毛囊鱼鳞病—畏光—秃发综合征、秃发性棘状毛囊角化症、先天性黏膜发育不良……各类少见的、罕见的也都一一排除了 , 以他的经验 , 应该是一个此前不被认识的疾病 。
命名疾病!新华医院在全球首次发现白内障-秃发-口腔黏膜病-银屑病样综合征
新华医院皮肤科以诊断疑难罕见皮肤病闻名 , 特别是遗传性皮肤病 。 因此 , 擅长分子遗传学研究的李明教授、倪成医生、程茹虹医生针对该患儿成立了专门的研究小组 。
2012年 , 通过全外显子测序 , 初步锁定可能的致病基因MBTPS1/S1P , 为复合杂合突变 , 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模式 , 结合临床特点 , 高度可疑 。 但是 , 单个病例进行遗传学研究 , 没有验证病例 , 难度可想而知 。 要得到国际公认 , 唯一的办法是深入解析其发病机制 。 陈付英博士、王晓晓博士、潘超兰博士等等一个个加入 , 复旦大学从事生物化学研究的张思教授也加入研究 。 首先 , 团队建立了动物模型 , 通过建立Mbtps1-cKO小鼠模型和Mbtps1-MO斑马鱼模型 , 均观察到敲除或沉默该基因可以出现类似的皮肤损害 , 并观察到线粒体数量、形态和结构异常 , 也与该患者高度类似 。 随后 , 团队通过分子生物学实验证实 , S1P在线粒体高中表达 , 提示S1P可以作为线粒体蛋白调控线粒体功能 。 然而 , 以往从未见S1P在参与线粒体功能作用的文献报道 。 进一步分子生物学实验发现 , S1P在线粒体中和电子转移黄素蛋白ETFA/ETFB形成三聚体 , 进而促进ETFA/ETFB黄素化并维持其稳定性 。 MBTPS1基因突变后影响其与ETFA/ETFB形成三聚体 , 影响ETFA/ETFB黄素化 , 减弱其稳定性 , 减弱线粒体呼吸 , 降低脂肪酸β氧化能力 , 转移线粒体代谢由氧化磷酸化为糖酵解 。
明确发病机制后 , 团队通过查阅文献发现 , 用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的前体核黄素进行治疗可以增加ETF的稳定性 , 从而部分或完全恢复蛋白质功能 。 受此启发 , 团队先在体外证实 , S1P功能缺陷的Mbtps1-KO HaCaT细胞 , 添加核黄素的确可显著恢复ETFA/ETFB的稳定性 , 改善线粒体代谢功能 , 患者服用核黄素后也改善了炎症性病变 。 至此 , 经过十余年的努力 , 初战告捷 , 团队将这一种新的疾病正式命名为“白内障—秃发—口腔黏膜病—银屑病样综合征”(CAOPsyndrome)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