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一:秋不食姜
【秋不食姜是真的?秋季养生的3大误区】 过去有句老话:“一年之内 , 秋不食姜;一日之内 , 夜不食姜 。 ”营养专家表示 , 秋季并非绝对一点也不能吃姜 , 关键是不能“多食”和“夜间勿食” 。 根据中医理论 , 生姜辛温无毒 , 归五脏 , 益脾胃 , 除风邪寒热 , 伤寒头痛鼻塞 , 咳逆上气 , 止呕吐 , 去痰下气 , 散烦闷等等 。 现代医学认为 , 生姜含挥发油 , 可加速血液循环;同时含有姜辣素 , 具有刺激胃液分泌、兴奋肠道、促进消化的功能 , 还有抗菌作用;生姜还含有姜酚 , 可减少胆结石的发生 。
然而 , 生姜的好处虽然多 , 吃起来也有不少讲究 , 季节和时间就是其中之一 。 由于生姜属辛辣之品 , 属于热性 , 又在烹饪中失去了不少水分 , 食后容易上火 。 秋天气候干燥、燥气伤肺 , 再加上吃辛辣的生姜 , 更容易伤害肺部 , 加剧人体失水、干燥 , 加重秋燥对身体的危害 。 所以秋天以少吃姜为宜 。 所谓“夜不食姜” , 则主要是因为生姜的辛温发散作用会影响人们夜间的正常休息 , 且晚上进食辛温的生姜还很容易产生内热 , 日久出现“上火”的症状 。
不过 , 这个问题需要辩证对待 , 当有病需要用姜时应照常用 , 如秋季治风寒咳嗽经常用姜 。 中医认为应该“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 即热病用寒凉药物治疗 , 寒病用温热药物治疗 。 患寒性疾病的人 , 在夜间因受凉而加剧咳嗽、腹痛、呕吐 , 此时虽是半夜也应该急服热的生姜汤 , 可以起到温肺暖胃、散寒止咳、止呕止痛的良效 。 另外 , 将少量的葱、姜、辣椒作为调味品 , 问题并不大 , 但不要一次吃太多 。
误区二:秋瓜坏肚
民谚“秋瓜坏肚”是指立秋以后继续生食大量瓜类水果容易引发胃肠道疾患 。
夏天吃西瓜是消暑的 , 但进入秋天后如果吃多了 , 很容易发生呕吐、腹痛或腹泻等症状 。 这主要是因为 , 夏天大量食瓜已经让人的脾胃处于虚弱状态 , 加之天气转凉 , 吃多了阴寒性质的瓜果肠胃自然会不舒服 。 老人、小孩以及胃肠功能不好的特殊人群尤其要注意 。 “秋瓜坏肚” , 提醒的是在秋天里瓜类水果要少吃 , 但并不是说完全不能吃 , 只要不过量 , 不会对人体造成大的损害 。
另外 , 秋天里也有一些水果是可以适当多吃的 。 比如梨可润肺 , 能够消痰止咳 , 是秋天最提倡吃的水果 。 苹果富含多种维生素和钾 , 不但对心血管疾病患者有益 , 还可止泻 。 龙眼有滋补、强壮、安神、补血等作用 , 对夜间失眠的老人尤为适宜 。 葡萄可以预防疲劳 , 有益气、补血、利筋骨、健胃、利尿等作用 。 总之 , 市民在挑选水果时应尽量选择当季的水果 , 顺着大自然的节气吃当令的水果 , 最符合人体脾胃的运化 。
误区三:贴秋膘
立秋之后 , 民间素有“贴秋膘”一说 , 以补偿入夏以来的亏空 , 其中首选吃肉 , “以肉贴膘” , 所以叫“贴秋膘” 。
但贴秋膘也要讲究科学搭配 。 经历了漫长的酷热夏季 , 人们由于频饮冷饮 , 常食冻品 , 多有脾胃功能减弱的现象 , 如果吃太多的肉类等高蛋白食品 , 会增加脾胃负担 , 导致消化器官功能紊乱 。 因此吃肉要适当 , 最好等到天真正凉下来以后 。
另外 , 贴秋膘也要分人 。 天气转凉 , 人们食欲大增 , 饮食会不知不觉地过量 。 这对于本身就肥胖的人来说更是一种威胁 , 所以 , 肥胖者秋季更应注意减肥 。 秋季容易出现口干唇焦等秋燥症候 , 进补应选用“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平补之品 , 这类食品有银耳、百合等 。 而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的患者 , 进补前不妨适度吃点健脾和胃的食物 , 如莲子、茯苓饼、芡实、山药等 。
推荐阅读
- 2 宝宝秋咳多 分清类型是关键
- 宝宝秋咳多 分清类型是关键
- 健康知识|辛指的是哪些食物,辛辣食物一览表
- 薏米种植注意事项
- 秋萝卜施肥方法
- 冬瓜结瓜期管理要点
- 大棚栽培茭白注意事项
- 枇杷的冬季管理技术
- 拿下中年女人的最佳时机,其实是有迹可循的
- 爱情,就是一场盛大的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