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药方剂( 五 )


大黄特丹皮汤
【组成】大黄18克、丹皮9克、桃仁12克、冬瓜子30克、芒硝9克 。
【功用】泻热破瘀,散结消肿:用于肠痈 。 目前常用本方加减治疗急性阑尾炎 。
凉膈散
【组成】大黄600克、芒硝600克、甘草600克、栀子300克、黄芩300克十两、薄荷300克、
连翘1200克,制成散剂,每服6~12克 。 也可按比例煎服 。
【功用】泻火通便:用于上、中焦热邪炽盛之证,如外感热病,肺胃热炽而见高热而赤、头痛咽痛、口舌糜烂、齿痛鼻衄、胸膈烦热、便秘尿赤,苔黄,脉滑数者 。 用本方加减,可治疗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而见上述证候者 。 也有人用本方加大青叶、板蓝根等清热解毒之品治疗“乙脑”或“流脑”而见烦躁、便秘者 。
温下剂
温脾汤
【组成】大黄9克、附子9克、干姜6克、党参6克、炙甘草3克 。
【功用】温脾阳,逐冷积:用于脾胃阳虚之冷积便秘,或久痢不止、腹痛、肢冷、苔白滑、脉沉弦者 。
润下剂
麻子仁丸
【组成】麻仁500克、杏仁250克、大黄500克、枳实250克、厚朴250克、白芍250克,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每次1~2丸,日服1~2次 。
【功用】润肠通便:用于肠胃燥结之便秘或痔疮便秘 。
逐水饮
十枣汤
【组成】大戟、芫花、甘遂各等分研粉,大枣10枚煮汤,清晨空腹调服药粉1.5~3克 。 泻下后,宜服稀粥以和胃气 。
【功用】攻逐水饮:用于胸水、腹水或肾炎水肿而体质尚好者 。
和解剂
小柴胡汤
【组成】柴胡12克、黄芩9克、制半夏9克、党参9克、炙甘草6克、生姜9克、大枣4枚 。
【功用】和解表里,扶正祛邪:用于少阳证之寒热往来、胸胁苦满、不欲饮食、心烦呕恶、口苦咽干、耳聋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而数者 。 本方应用范围较广泛,单用本方或作适当加减,可治疗外感热性病、传染性肝炎、胆囊炎、产后发热、经期感冒以及疟疾等见有往来寒热、胸胁满闷等症者 。
半夏泻心汤
【组成】制半夏12克、黄芩9克、干姜9克、黄连3克、党参9克、炙甘草6克、大枣4枚 。
【功用】和胃降逆,开结散痞:用于脾胃不和,肠胃功能失调,寒热互结所致的心下痞满、但满不痛、呕恶、不思饮食、肠鸣腹泻,舌苔腻而微黄者 。
逍遥散
【组成】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各30克、炙甘草15克、煨生姜、薄荷适量,共为散 。 也可按比例煎服 。
【功用】疏肝健脾:用于肝郁血虚,脾失健运所致的两胁疼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脉弦细等症 。 本方常用于月经不调、痛经,以及慢性肝胆疾患而见上述证候者 。
痛泻要方
【组成】白术(土炒)90克、白芍(炒)60克、陈皮45克、防风60克,共为散 。 也可按比例煎服 。
【功用】疏肝健脾,缓痛止泻:用于肝木剩脾引起的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泻后痛不减,且常与情绪变化有关,一般无实热或虚寒的见证,舌苔薄白,脉弦而缓者 。 本方可用于慢性肠炎,肠功能紊乱以及慢性消化不良等见有上述证候者 。
四逆散
【组成】柴胡6克、白芍9克、枳实6克、甘草3克 。
【功用】疏肝理气,解郁泄热:用于肝气郁结,胸胁脘腹胀痛或兼有腹泻,或月经不调 。 或热郁于里,而见四肢发凉、口干,舌红苔黄,脉弦细数者 。 可用本方加减,治疗肝胆疾患引起的胁肋痛(如慢性肝炎、胆道蛔虫症、胆囊炎、胸膜炎等),胃肠神经官能症以及溃疡病所致胃脘痛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