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知识|黄鹤楼是谁写的,黄鹤楼4季方盒


黄鹤楼作者是谁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 , 此地空余黄鹤楼 。 黄鹤一去不复返 , 白云千载空悠悠 。 晴川历历汉阳树 , 芳草萋萋鹦鹉洲 。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诗人简介 崔颢 , 唐朝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氏,(公元704—754年)唐玄宗开元11年(公元723年)进士 。 他才思敏捷 , 擅于写诗 , 系盛唐诗人,《旧唐书·文苑传》把他和王昌龄、高适、孟浩然并提,但他宦海浮沉 , 终不得志 。 历史上对他的记述不多 , 故里汴州也很少有关他的传说和故事流传下来 , 旧《唐书·崔颢传》里非常简略 , 连他文学上的成就也未提及 , 这些都是为了什么?很值得人们思考 。 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 。

传说中的仙人早乘黄鹤飞去 , 只留下了这空荡的黄鹤楼 。 飞去的黄鹤再也没有归来了 , 唯有悠悠白云仍然千载依旧 。 晴天从黄鹤楼遥望江对岸,汉阳的树木看得清清楚楚 , 鹦鹉洲上,草长得极为茂盛 。 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才是我家乡?面对烟波渺渺 , 大江令人发愁!
黄鹤楼是谁写的? 崔灏《黄鹤楼》赏析

昔人已乘黄鹤去 , 此地空余黄鹤楼 。
黄鹤一去不复返 , 白云千载空悠悠 。
晴川历历汉阳树[①] , 芳草萋萋鹦鹉洲[②] 。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

崔颢早期诗歌多写闺情 , 反映妇女生活;后赴边塞 , 所写边塞诗慷慨豪迈 , 诗风变为雄浑奔放 。 但崔颢诗最负盛名的则是《黄鹤楼》 。 相传这首诗为大诗人李白所倾服 。 宋代计有功《唐诗纪事》卷二十一在《黄鹤楼》诗下注曰:“世传太白云:‘眼前有景道不得 , 崔颢题诗在上头 。 ’遂作《凤凰台》诗以较胜负 。 ”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一也记载了李白登黄鹤楼 , 因见崔颢此诗 , 即“无作而去 , 为哲匠敛手云” 。 当然 , 这个传说未必实有其事 , 计有功在注文的后面就表示了“恐不然”的怀疑 。 但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诗 , 在写法上与崔作确有相似之处 。 至于其《鹦鹉洲》诗:“鹦鹉来过吴江水 , 江上洲传鹦鹉名 。 鹦鹉西飞陇山去 , 芳洲之树何青青!烟开兰叶香风暖 , 岸夹桃花锦浪生 。 迁客此时徒极目 , 长洲孤月向谁明?”则不仅前四句格式酷似崔诗 , 而且全诗格调逼肖 。 宋元间方回的《瀛奎律髓》卷一指出:“太白此诗乃是效崔颢体 , 皆于五六加工 , 尾句寓感叹 , 是时律诗犹未甚拘偶也 。 ”因而这首诗历来受到极高的称誉 。 南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评》认为:“唐人七言律诗 , 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 ”直至清人孙诛编选的颇有影响的《唐诗三日首》 , 还把崔颢的《黄鹤楼》放在“七言律诗”的首篇 。

当然 , 《黄鹤楼》之所以成为千古传颂的名篇佳作 , 主要还在于诗歌本身具有的美学意蕴 。

一是意中有象、虚实结合的意境美 。

黄鹤楼故址在武昌黄鹤山(即蛇山)的黄鹄矶头 , 相传始建于三国吴黄武年间 , 历代屡毁屡修 。 昔日楼台 , 枕山临江 , 轩昂宏伟 , 辉煌瑰丽 , 峥嵘缥缈 , 几疑“仙宫” 。 传说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齐谐志》) , 费祎登仙每乘黄鹤于此憩驾(《太平寰宇记》) 。 诗人登楼眺远 , 浮想联翩 , 诗篇前四句遂从传说着笔 , 引出内心感受 , 景寓情中 , 意中有象 。 仙人乘鹤 , 杳然已去 , 永不复返 , 仙去楼空 , 唯留天际白云 , 千载悠悠 。 这里既含有岁月不再、世事茫茫的感慨 , 又隐隐露出黄鹤楼莽苍的气象和凌空欲飞、高耸入云的英姿 , 而仙人跨鹤的优美传说 , 更给黄鹤楼增添了神奇迷人的色彩 , 令人神思遐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