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知识|卧薪尝胆说的是谁,后羿射日的故事全文( 五 )


查“卧薪”和“尝胆”连缀起来作为一个成语使用 , 最早出现于北宋苏轼的《拟孙权答曹操书》 。 那是一篇游戏性质的书信体文章 , 文中说:“仆受遗以来 , 卧薪尝胆” 。 它与越王勾践完全无关 。 由于苏轼是个大文豪 , 所作文章影响巨大 , 故到南宋时 , 曾开、真德秀和黄震等官吏、学者 , 就在他们的奏章、著述中屡次提到勾践有“坐薪尝胆”或“卧薪尝胆”的事 。 不过与此同时 , 南宋学者吕祖谦在《左氏传说》中 , 却说吴王夫差曾“坐薪尝胆” 。 至明代张溥作《春秋列国论》又说:“夫差即位 , 卧薪尝胆” 。 以后马骕编《左传事纬》和《绎史》仍把卧薪尝胆之事系于吴王夫差名下 。 至清初吴乘权编《纲鉴易知录》记:“勾践反国 , 乃苦身焦思 , 卧薪尝胆” 。 不久 , 蔡元放在修订的《东周列国志》中又云:“(越王勾践)累薪而卧 , 不用床褥;又悬胆于坐卧之所 , 饮食起居必取而尝之” 。 这样 , 关于卧薪尝胆的故事才愈传愈广 。
综上所述可见 , 史书记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 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在战国时代编纂的《左传》、《国语》中 , 丝毫没有这样的事;西汉司马迁写的《史记》和东汉赵晔撰的《吴越春秋》 , 开始记有“尝胆” , 但还未见卧薪;唐宋间的一些诗文中 , 出现了越王勾践“枕戈尝胆”的说法 。 “卧薪尝胆”一语 , 北宋的苏轼最早使用;自南宋至明代 , 学者们对卧薪尝胆者 , 一说为勾践 , 一说是夫差;至清初《纲鉴易知录》料《东周列国志》问世 , 方成定论” 。
说“卧薪”的记载最早出现于宋代 , 有的学者表示不能同意 。 他们认为《吴起春秋》所记越王勾践“目卧则攻之以蓼” , 就是“卧薪”之意 。 所谓“蓼” , 清人马瑞辰解释为“辛苦之菜”(《毛诗传笺通释》卷六) 。 这种“蓼”菜积聚得多了 , 就成为“蓼薪” 。 越王勾践那时日夜操劳 , 眼睛疲倦得想睡觉(“目卧”) , 就用苦菜(“蓼薪”)来刺激 。 尝胆是让味觉感到苦 , 卧薪是让视觉感到苦 。 后人把“卧薪”说成睡在硬柴上 , 那是一种误解 。
自汉代始记的“尝胆”和自宋代才见的“卧薪” , 是历史上真有其事 , 还是出于误传?越王勾践曾“枕戈尝胆” , 还是“卧薪尝胆”?“卧薪”是想睡觉时用苦菜刺眼 , 还是睡在硬柴上磨练筋骨?要弄清这些问题 , 看来还颇费斟酌 。
卧薪尝胆说的到底是谁 卧薪尝胆的主人公是勾践 。
卧薪尝胆原指越国国王勾践励精图治以图复国的事迹 , 后演变为成语 , 形容人刻苦自励 , 立志雪耻图强 。
历史考证
北宋文学家苏轼写过一篇《拟孙权答曹操书》 。 北宋的苏轼为三国孙权虚拟一篇书信给曹操 , 信中 , 苏轼发挥想像 , 戏说孙权“卧薪尝胆” 。 这个无中生有的事 , 与勾践并不相关 。 到南宋时期 , 吕祖谦在《左氏传说》中 , 谈到吴王夫差“坐薪尝胆” 。
明朝张溥在《春秋列国论》中说 , 夫差位 , 为报父仇 , 卧薪尝胆激励自己 。 这种说法把夫差举出来 , 没勾践什么事儿了 。
南宋的书籍却屡屡提到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 明末梁鱼的《浣溪沙》剧本 , 又极力渲染勾践苦心志、劳筋骨卧薪尝胆的英雄作为 。 明末作家冯梦龙在自己的历史小说中 , 也多次提到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