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台的作用和象征意义 烽火台在古代有什么作用


烽火台的作用和象征意义 烽火台在古代有什么作用

文章插图
一、关于烽燧
烽燧也称烽火台、烽台、烟墩、烟火台 。 如有敌情 , 春秋时白天燃烟叫烽 , 夜晚放火叫燧;而唐时白天燃烟叫燧 , 夜晚放火叫烽 , 是古代传递军事信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 。 烽燧亦称烽火 , 是古代边境地区报警的信号设施 。 早在商周时期就已经有了 。 《史记·周本纪》:“幽王为烽燧大鼓 , 有寇至则举烽火 。 ”据唐人李贤《后汉书·光武帝纪下》注云:“前书音义曰:边方备警急 , 作高土台 , 台上作桔皋 , 桔皋头有兜零 , 以薪置其中 , 命低之 , 有寇即燃之 , 举之以相告 , 曰烽 。 又多积薪 , 寇至即燔之 , 望其烟 , 曰燧 。 昼则燔燧 , 夜乃举烽 。 ”
由此可知 , 烽用于夜间放火报警 , 燧用于白昼施烟报警 。 由于烽燧一般均设在用土筑成的高台之上 , 故又称烽火台 。 据唐人段成式著《酉阳杂俎·广动植》中云:“狼粪烟直上 , 烽火用之 。 ”故唐代的燧烟亦有燃烧狼粪者 。 比喻战争发生的“狼烟”一词大概即由此而来 。 故薛逢有《狼烟》诗云:“三道狼烟过碛来 , 受降城上探旗开” , 当指此 。
长城是中国人的一项伟大发明 ,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 , 齐、楚、燕、赵、秦等诸侯国即已开始修筑长城 。 秦始皇连接原燕、赵、秦北边关口塞防 , “延袤万余里” , 屏障华夏 , 汉武帝经营河西 , “筑城障列亭” , 护卫丝绸交通.而后筑修葺之事历代不辍 。 至明代 , 河西长城的修建达到最高峰 。 长城每隔一段距离 , 就会建一个瞭望塔 , 瞭望塔大都建在山顶 , 一目千里 , 当敌人调动大军 , 进攻到长城目距范围内时 , 长城上的瞭望塔便能第一时间发现敌人 。
发现敌人之后 , 瞭望塔就成了烽火台 , 当一处烽火台点燃后 , 相邻的烽火台都会接连点燃 , 一座传一座 , 迅速将情报送达到千里之外 。 在没有现代通讯设备的情况下 , 烽火台是古人最重要的军事情报传递系统 。 烽火台白天燃烟 , 晚上放火 , 通过举火的数目判断来犯敌人的兵力 。 比如明朝时就规定:举一烟鸣一炮表示来敌100人左右;举二烟鸣二炮 , 来敌500人左右;1000人以上举三烟鸣三炮 。 而且烽火台有不同的分工 , 有的负责传递给长城附近的守军 , 有的通报给沿线官府 , 有的直接传向京城 , 各司其职 。
二、皋兰县境内的烽燧遗址
皋兰县地处黄河北岸 , 历史上属于金城外围屏障 , 县城境内烽燧的遗址比较多 , 并且纵横交错 , 大同小异 , 目前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为明代 。 皋兰烽燧大多建在高山地带 , 黄土夯筑 , 呈覆钵形 , 周围并挖有防御性壕沟 。 烽燧附近往往有戍卒、守望者遗弃的碗、砂锅等生活用具的残片 。 皋兰县烽燧大体分为以下几路 。 北路自兰州河北盐场堡起 , 经邵家塘到长川后又分道设置 , 蔡家河、鹿角岘、悬帽塔达靖远为一路;长川、水阜、王家沟、山字墩、五墩、正路至永泰为一路;长川、文山、东湾、土龙川、王家湾、麻石面、狼家沟为一路 。
另外 , 沿黄河自砂井驿经老爷庙、东岭子、寄马桩、薛家墩、赵楼沟墩为一路;北圪挞墩、糜不老墩达榆中为一路 。 县境内计有烽遂50多处 , 多为明代建筑 。 其中西岔镇8处 , 黑石川乡3处 , 石洞乡10处 , 水阜乡12处 , 忠和镇8处 , 中心乡5处 , 什川镇4处 。 皋兰县最早的烽燧为糜不老墩烽燧 。 建于汉代 , 位于什川镇接官亭村大阴岔山顶 , 东北距榆中县哈岘乡东湾村约7公里 , 西北距接官亭村约5公里 。
烽燧东与榆中县东湾、西与什川镇北圪挞、北与榆中县鹿谷子沟烽燧遥相互应 。 烽燧黄土夯筑而成 , 呈覆斗形 , 外围有屏障 , 呈长方形 , 长40米 , 宽30米 , 障之残高0.5米与2米之间 , 底部宽1.5米 。 烽燧距障之北端10米 , 墩高10米 , 顶部5米见方 , 底部10米见方 , 夯层厚约0.15米 。 皋兰境内现存保留最完整的烽燧主要有高岭子烽燧和烟洞沟烽燧 。 高岭子烽燧位于水阜乡水阜村臭蒿沟垴 , 东北距水阜村7公里 , 西距小圈沟1.5公里 , 南距忠和镇野马沟3公里 。 始建于唐末时期 。 此烽燧北接水阜乡诸烽燧 , 南连野马沟烽燧 , 东望蔡家河烽燧 , 西见烟洞沟烽燧 。 烽燧建于高岭子山顶 , 黄土夯筑而成 , 形如覆斗 , 高7米 , 顶部3米见方 , 底部周长约10米见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