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太极、接地气、放静电、身健康 二水平时调控身躯的方法与步骤( 二 )


找到川字步三条线,又分别在肩、胯、膝上,用意念套上了三个圈,我们还要尽量的让身躯放松下来,舒展开来,不能缩,不能紧 。 这样,我们对自己身形的调控,就已经有了实实在在的空间感了 。 这个空间感,从形态上讲,有点像卫星电视的信号接收锅 。
4、找球:
在三条线、三个圈的前提下,再用意念想象着,用头顶开始到后背、后腰,再用脚底向胸前,套一个大圈,好像整个人被套在了一个大圈里 。 这样,我们的躯体,就构成了有形与无形所构成的有机体了 。 身躯有形的三个部分脚、躯体、手,与无形的三块空间,共同构建了一个阴阳球体 。 手、脚、躯体,上称作是三大节 。 脚为根节,像是树根 。 躯干,是中节 。 手呢是梢节 。 是树梢 。 相对于这三大节而言,两脚下的空间、两手下到胸腹前的空间、两眼内视反听后,眼线沿着两耳朵尖向前,涵盖虚拟对手所形成的空间,这是通过调控身躯后所必须调控的与身躯有形部分相关联的三块空间 。
在大脑的指控下,逐渐的由点而线,由线而面,由面而球的去寻找这个太极阴阳球的过程中,我们的身体就会形成一个完整的间架结构,这个间架结构,就会均匀的来承担自身的重量,甚至能够承载来自对手的重量和冲击力 。 整个人就会象是一个冲满气的气球一样,两脚与地面之间,会有若即若离的感觉,所谓如履薄冰 。 这样,肌肉和骨架都会处在最为放松的状态了,人体内的经络就会最大限度的通畅 。
第二步基本功:运动的层次
找到“太极阴阳球”后,就该开始用大脑去灵活的调控这一球体了 。 为了便于大脑对这一“太极阴阳球”的调控,我们不妨先将运动分作一些层次,来单独训练 。
1、内动:
太极拳的松柔,其实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由不松走向松柔的过程 。 用球体来譬喻,假设一个气球,在没有充气时,这气球瘫在地上,这样的状态,是一种“懈” 。 如果将气球充的狠饱满,像是实心球一样了,那么这个球就过于硬了 。 球体这一状态,也不能叫做松柔 。 先把这个球体,将气充足,然后再适当的放掉一些气,这样的球体,用手去按它,也能按得进去,但是越用力按,越会觉得来自球体的反弹和转化 。 这样的球体,就可以称作是“松柔”了 。 同样的道理,自身的这个太极阴阳球,由小变大,再由大适当的变小一些,身体的太极阴阳球,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其实就是将身体走向“松柔”的过程 。 这一充气过程,体现在基本功里,就是“内动” 。
2、脚踝骨的运动:
脚踝骨因为承受了人体的重量,不容易放松了 。 人体一旦受外力作用,身体所受的外力,就会传导到脚踝骨处,倘若脚踝骨与脚底板之间相连处没有放松,就无法释解这些外力,最后,脚底就离地了 。 脚踝骨越紧张,身上所受的外力,就直接对抗脚底与地面的摩擦力,人就越会被跌出 。 所以说,脚踝骨其实充当着脚底板与小腿胫骨之间的缓冲功能,一旦脚踝骨松灵了,它就具有一种缓冲功能的,身体所受的外力,传导到小腿胫骨之后,就被脚踝骨与脚底板之间给缓冲了,这样,脚底板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就足以抗衡业已缓冲了的外力,人就变得很稳了 。 拳论中“一动无有不动”,其中有一个概念,就是讲脚踝骨的运动 。 只有脚踝骨处运动了,才能带动全身身躯的整个运动 。
由于脚踝骨的前后左右的运动,使得人的重心,在两脚之间,前后左右,有一个圆形的缓冲空间 。 人维持重心的范围就会变得大一些 。 人重心所维系的这个区域,我们叫做“际缘” 。 人的重心,在这个际缘范围内,是稳定的,一旦超出际缘的范围,就会失去平衡 。 所以说,人维系重心的这个际缘,它的范围大,平衡功能相对就好 。 你的这个际缘范围大了,你就有资格将别人的重心,逼迫到他的际缘边沿,那么对方就会失去平衡,或被跌出 。

推荐阅读